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丛林穿行者

 找回密码
 加入丛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4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卓绝(乌禽嶂-白马山记实)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56 次
红花
8 朵
注册时间
2003-7-25
经验
2251 点
帖子
34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04:1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独自在千崖凌云里呆了半天,亲历的那些次千米山恍惚中再次在脑海中重现。留下的那些作业,字里行间定格住一个个清晰的瞬间,而那些懒于一时没有留下记载的,更模糊地如同多次暴光的底片,在时空的重叠中,已经分不清楚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程。
不知道是否能在事后补出一篇作业。但为了这次艰苦卓绝的穿越,让我们慢慢地回想,一起回到那个星空闪烁的十月底的夜——
上篇 乌禽嶂——反思GP

自打孤岛在千米山玩上了GPS,千米山活动就没有走过正道。
保温瓶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每次千米山,他总是把那根20米的绳索以及扁带主锁8字环都带上,而且上山前他总要问清楚队里是否带了绳索。这一回在装包的时候他照例带上了这些东西,边装心里边回想上次双髻顶的那面大悬崖。
包不算重,但鼓鼓囊囊地装得满满当当。千米山去得次数越多似乎东西也带得越多,大概是因为光远常说的,千米山变数太多的缘故吧?
乌禽嶂在紫金,路不算远,难得在前半夜到达营地。营地是个废弃的林场,已呈残亘断瓦之态,但主楼的结构还算完好。一个不知是否算看门人的汉子,连了两个女人,住在临门的屋子里。马达长时间的轰鸣惊醒了他,我们得以允许在楼里宿营。
夜闪着满天的星光,很是迷人。大家搭好帐篷,就都到了楼顶。孤岛带了几瓶啤酒,保温瓶还有一个猪蹄,大家在楼顶分享那短暂的轻闲。光远继中秋之后,再次在星空下给大家介绍星座。这次保温瓶记住了被孤岛比喻为勺子而他自己坚持认为象蝴蝶的猎户座。
山里的夜很刮噪,是那些充满活力小生灵的喧嚣。山里的夜很清凉,独享单间待遇的保温瓶在温馨的夜里久久不肯睡去,即便他十拿九稳地知道明天要付出许多才能走完“预定”的线路。
光远要求第二天六点起床。也许他已经有了穿越剥皮岽和乌禽嶂念头,“路程可能相当三水线!”他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我们早点出发,争取四点下山,找个地方做饭”,教授接着又给大家画了一张饼。保温瓶心里笑着,自打参加光远的千米山,他不记得有过在四点下山的时候,也不记得有过自己做饭的时候。
都是老队员,自然没有赖床的。保温瓶一早起身就出门打水,断墙上的打油诗吸引了。他停了下来,在清晨的光亮中,他的目光扫过那不工整的句子:贵州妹仔二十一,□□□□笑卡卡……。他知道他触及到了大山里一颗曾经孤寂的心,那位贵州妹仔,在他陪伴过的“诗人”心里刻上了如诗般浅显而真实的印记。
溪水边,那位也许同样来自贵州的年轻女主人,正在用赤裸的双脚在一大盆男人脏兮兮的衣服堆里不断踩踏着,她是在洗衣服。
生命如歌,生命如诗,不论是浅显或是高雅。
七点半队伍出发。按照已经打听好了路线,沿左手的公路上行。公路在溪的一侧,下面是清澈的溪流,依托了一旁的林场,是一个可以给人遐想泡水烧茶摆八卦灌啤酒的地方。千米山曾经路过许多美好的地方,但从没有让这拨驴停下脚步。如果我是领队,保温瓶想,在这些让人感怀的地方,我一定会停下队伍,甚至不惜放弃全天的计划,让大家随意打发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接驳公路的山路很明显,委婉地延向山凹。走在队中的孤岛忽然就停下了脚步,他用乱颤的手指在GPS上点了几下,说:“这里离剥皮岽差不多是最近距离了,我们右拐吧?”光远同意了,孤岛做出一副很有派头的摸样,高声喊到:“南偏北十度,直攻!”在众人的一片笑声中,保温瓶摇了摇头:GPS怎么就掌握在这种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手中?他开始怀念昏鸦。
上剥皮岽的路时隐时显,时有时无,但已经算是千米山的“康壮”大道了。不久经过一个碳窑,大家围在一堆用编织带装起的木炭前,开始谈论一窑碳要毁林多少,又可以卖钱多少。
评论一通,批判一通,大家接着上顶。上顶没有路,采用的是千米山上山的两大法宝之一,钻。郎中一见没路就兴奋,早就钻得不见人影,大家跟在他钻出的草木缝隙里,一气上到山顶。
登顶剥皮岽还不到十点,光远很高兴。几个人忙着四下里LS,光远则再次畅谈晚上作饭的计划。保温瓶没有流口水,他的目光从剥皮岽慢慢向远处的乌禽嶂延伸。
整个计划是完成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的大穿越。在剥皮岽顶并没找到通向乌禽嶂的路,队伍在裸露的砂砾和灌木林中交替前进。开路下到山凹,再开路上到一个坡顶,山路出现了,正是我们所期盼的110度方向。
与乌禽嶂的距离在快速缩短,尽管道路几次消失,但总会很快地再次出现。午后,道路再次消失,大家眼望着七百米外的乌禽嶂开始午餐。饭后向右手切到山脊,道路如预期般地再次出现,并且一直把我们带到山顶附近。
寻找山顶费了点劲。最高点并没有桩标,桩标的开阔处并不是最高点。于是先前只到达桩标的,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过顶峰。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多的距离,我们花了四个小时完成穿越。在大部分路段有路的情况下,每百米用时十分钟,可见难度还是相当的,只不过大家都没有了难度的感觉,似乎开路已经成了标准模式。
时间是午后两点,几乎无例外地(孤岛教唆下的光远的铜鼓嶂是个例外),千米山真正炼人的时刻从此时开始。
桩标在山顶的东面,整个乌禽嶂的东面是一面巨大的石壁。当听到光远和孤岛在说要从东面下的时候,保温瓶的心里就开始敲鼓。他早已经过了挑着满担柴禾可以飞奔下山的年纪,对与陡上陡下,他是心里发怵的。上山的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绕了过去,依旧直直地指向东南,那只能是另一侧下山的路,保温瓶不明白为什么不沿山路完成穿越而非要跟着别人的攻略从东边的陡壁下撤。不错,攻略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未必是合理与唯一的。自从有了GPS和别人的攻略以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还剩下多少?
保温瓶开始回想昏鸦对使用GPS的观点,他很赞同昏鸦的观点,它只能作为参考工具和最后的一种保障手段,而不应取代对山地的分析,如果GPS的用途只剩下指导队伍做“南偏北10度”的“直攻”,那真的是一种悲哀。
队伍还是沿着东面下撤。那是一段很刺激的路程。下山的起始就很陡峭,下没多远,就到了一堆大石头处。左手侧似乎可以绕过去,郎中和行者孙去探了一下,摇着头回来说那里是陡壁。右侧是大面积的垂壁,唯一可能下去的地方,就是穿过脚下的大石缝。穿过石缝不远,到一处岩壁,五米来高,顶上一棵小树上,栓着一根细细的两三米长的绳子,绳子底端离地面还有两米半多。
看到那根绳子的时候,保温瓶心里松了一口气。大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下去,为了赶时间,大家就只利用那根显然不够长的绳子,加上利用身体极度的扭曲变形和下方石缝里的一棵灌木,全体队员都顺利地通过了岩壁。
岩壁之下,有一道更深的直壁,这一回,孤岛凭借对地形的探察而不是手中的GPS,引导大家横切绕过了直壁。
两处难点一过,再没有什么可以减慢大家速度的障碍了,于是在半下午的斜阳下,大家走进了缓沟开始顺溪而下。从这里回望乌禽嶂,整个东面是一大片数百米宽百多米高的巨大石壁,光远无不感慨地说;“我们真幸运,刚好从东面或许是唯一可以下来的石缝中下来了。如果反向走,要找到那条石缝谈何容易!”
顺溪行走的时间不长,很轻易地就上了大路。从这里向路的上方看去,正是乌禽嶂南面的山凹。保温瓶一直以为,穿过乌禽嶂的那条山路,应该是和这条路相通的。如果他的判断正确;穿越乌禽嶂原本并不是什么难事。
GPS至少靠四星定位,GPS靠GPS指引的道路难度大概也从没有低于四星。
靠GPS总在走五星级路线那是新手,靠GPS总是能定出两星的路线,那才该是真正的行家吧?GPS的功能该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说呢?当千米山一次次地经历艰苦与卓绝的时候,是否该做一下反思?
到达白盆珠的时候,天早已经黑了。“园林保健中心”让人想起丛林五周年和六周年欢快而温馨的场面。大家座落在椅子上,随意地伸展着身体。这是沿路几个镇子唯一晚间营业的餐厅,菜的价格不菲,味道也还算不错。几个显然是“保健中心”的女孩,不时在大家眼前晃动着靓丽的身影。尽管说话和举手投足都显出缺少文化的内涵,保温瓶还是很惬意地欣赏着她们美丽的外表。那个着黄衣的,有着很匀称的身材和俊俏的脸蛋,而着红衣的,一眼可以看出有着较好的素质。他又想起上研时那第一堂与政治毫不相干的政治课。“男人都是狗,”那老师评价说,“只不过有三种类型:猎狗,看家狗和疯狗。”还有丧家狗呢?保温瓶心想。
依旧是星空满布的夜晚,微风里略透着清凉,大家懒散地坐着,竟都不想走了。大家各自想着心事,只有保温瓶,依旧瞧着那黄衣女孩,看着老板将几张红色的钞票塞到女孩手里,默然地如同一条丧家狗,看着猎狗嘴边溢香的骨头。
(2008年11月12~14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5 22:37:39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8 次
活动
120 次
红花
6 朵
注册时间
2008-7-10
经验
310 点
帖子
709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3 05:55:36 |只看该作者
坐在沙发上点根烟看着。
哈哈!上篇的第一段话有意思。但倒爷引着我们走的是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之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2 22:05:36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8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8-4-16
经验
1317 点
帖子
2475
躺椅
发表于 2008-11-13 06:06:20 |只看该作者
偶木沙发,那偶坐在板凳上看。
一脚一蹄印,一鸣一生马,且走且嘶鸣。

使用道具 举报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84 次
红花
7 朵
注册时间
2003-7-19
经验
3151 点
帖子
3126
板凳
发表于 2008-11-13 06:52:10 |只看该作者
才这么一点,看着不过瘾,继续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255 次
红花
9 朵
注册时间
2006-9-16
经验
1104 点
帖子
2458
马扎
发表于 2008-11-13 16:25:45 |只看该作者
你们把好地方都占了,俺只能上树了。哈哈,破帽子开始BM了,使劲!
俺叫老更,更年期的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56 次
红花
8 朵
注册时间
2003-7-25
经验
2251 点
帖子
3452
木板
发表于 2008-11-13 16:34:04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以为,通过山顶依旧向前的路,是可以顺利完成穿越的。
山顶的路至少是通向二峰,它应该和我们后来走上的大路上游相通(见两条黑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3 19:47:54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年度活动
15 次
活动
276 次
红花
10 朵
注册时间
2005-4-20
经验
2577 点
帖子
3940
地席
发表于 2008-11-13 19:18:33 |只看该作者
你一更新,二楼的可傻眼了,不知道评论破帽子的文章必须点击“引用”才行
原始照片:http://photo.163.com/photos/huange197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3 次
活动
138 次
红花
6 朵
注册时间
2006-11-6
经验
635 点
帖子
1401
坐垫
发表于 2008-11-13 19:55:56 |只看该作者
读保温瓶的文字是一种享受,就如同每次登上千米山顶后的那种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234 次
红花
10 朵
注册时间
2005-3-8
经验
2270 点
帖子
2015
石凳
发表于 2008-11-13 22:13:3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蝶舞香衣在2008-11-13 11:55:56的发言:
读保温瓶的文字是一种享受,就如同每次登上千米山顶后的那种感觉。。。
没错,是好看,但看到结尾估计都成便秘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56 次
红花
8 朵
注册时间
2003-7-25
经验
2251 点
帖子
3452
10#
发表于 2008-11-14 04:06:43 |只看该作者

下篇  白马山——深谷亮剑
我要赞美这支队伍。
葛存壮那一点也不壮的儿子有句名言: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什么队伍最难带?有组织没纪律。
我要赞美这支队伍。尽管也掉链子,尽管时常显得没有文化,但如果经验可以造就人才,那这就是有纪律人才的团队了!在一次次丛林经历的熏陶下,服从和向心力永远是这只队伍最后坚定的选择。
回到十一月二日的白马山。
出发的时候,保温瓶就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他蹭在队伍的后面,悄悄对雨菡说,“我不想上了。”雨菡对千米山有着深厚的偏爱,她不愿意下撤。“如果我们下撤,队伍就太单薄了,”她说。保温瓶同意她的观点,每一次的活动,做为领队,光远要花费多少时间熟悉攻略设计线路,孤岛又要花费多少时间下载制作地图?我们做队员的只是坐享他们的劳动,就更应该鼎力为这只队伍尽自己的力量。想到这里,他慢慢地在后面充当着收尾。
最初的一段是沿电站的水管往上爬。黄师傅今天很有兴致,穿着皮鞋跟着大家往上爬。须臾就上了有百来米。盘山公路一直延伸到很高,但路况很差,黄师傅站在离里水库不远的路边,望着蜿蜒的公路,很有气势地冒了一句,XXX,下次我开挖机上来!听了这话,保温瓶很感慨。多好的黄师傅,为了能将我们送到更高,甚至直接到顶,他竟然决心下次开挖机来运送我们!千米山需要一个金牌好师傅,而丛林也很幸运,前有朱师傅,后有小黄师傅,现在又有大黄师傅。丛林真的不应该忘记他们,至少也该赋予黄师傅五次千米山长效年度成绩和千崖凌云名誉成员的称号!每一次千米山的成功,都不应该忘记黄师傅所付出的辛劳!
黄师傅的豪言壮语鼓励着全体队员,大家在水管上阔步前进。忽然,队伍停了下来,原来前面的水管是凌空架设的,下面七八米,是不知深浅的水面,尽管水管的坡度不大,但孤岛忽然地恐高了。他红润的脸转成铁青,一屁股坐到水管上,好一阵起了身,决定从公路绕上去,他这一倒腾不要紧,把玩命也给忽悠住了,也跟着要绕道,后面的保温瓶一看,乐了!他乐颠颠地跟在他俩后面,他真希望孤岛就此下撤。可惜他的愿望落了空,很快他们绕公路追上了队伍。
水库边的黄师傅和大家分手,一直目送大家上了山梁。
上山起始的坡度就很大,在十一月依旧炎热的太阳下,队伍的速度不快。光远一路给大家念着攻略并一一证实:竹林,成群快乐歌唱的小鸟,道光年间的古墓。可保温瓶只听见一只孤零鸟儿落魄的叫声,那所谓道光年间的墓碑,篆刻清新,让他总觉得象是后人重新再刻的。
队伍继续沿着明显的山路向上。忽然孤岛又停了下来:“我们偏离轨迹了,”他说。出发前,大家都知道今天是“成熟路线,成熟攻略”,于是后队立刻变成前队,几番搜索,找到右侧的一个路口,于是队伍改从山谷的右侧山上。
开始的一段,还有明显的山路,后来,路不见了。大家步入一条干涸的山谷。上行不久,山谷成了山涧,苔藓渐重,山溪渐陡,队伍依旧溯溪而上,速度渐慢。
保温瓶的疑心渐重。攻略说三小时登顶,难道能是如此溯溪而上?终于他忍了不住:“不该总这么溯溪吧?两边的山脊近在咫尺,坡度也不大,我们是否该切到山脊上看看?”可惜他的声音太小,小于老萝卜头蚂蚁般的歌声。
堪堪走到溪的尽头,溪谷开始险峭,队伍在最后一刻向右切上了山脊,此时已是十一点半,离出发已经三个半小时。
山脊上一条明显的路直上山顶。
对路的感情叫做复杂。光远的千米山参加的次数多了,对于沿路上山,哪怕再加上沿路下山的穿越,大家都感到一种索然无味。保温瓶自己,也喜欢大强度的开路上山下山,这种开路已经可以不在他心里产生任何波澜。“直攻”其实是大家内心对“野”的渴望。山不野就没有了魅力,人不野就没有了情趣。“丛林”“穿行者”本身就是野山和野趣的结合。
可保温瓶担心难度,他所惧怕的,是峭壁与悬崖。
上到路上,大家放包喝水。就在大家刚重新上路的时候,从上面下来了一只队伍。他们是昨天上山的,在山上很有情调地露宿了一夜。“上顶还需要两个小时”他们的头说得很肯定。
目送着磨房的队伍迅速下山,光远做了一个决定:“如果一点钟我们能登顶,就向卡子栋方向穿越,从惠州下,这样和上一次的卡子栋穿越紫金下,刚好完成整个十字形穿越!否则我们就从其它路线下山。”
出发时,保温瓶就听到孤岛说什么路线一,路线二的,并且听到说上山有四条路线,三条路线上有悬崖,而今天的上山路线是没有悬崖的一条。他此时已经预感到今天的路线恐怕并不简单。他带有一包宝矿力,此时他取了出来,打开全数倒进一大瓶矿泉水中。今天上山他背了1+2+1.5+0.7足有五升的水,超过了以往历次的活动,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到石简山简单吃过饭,很快就进入了白马山顶的范围。山顶象一片广阔的丘陵,笼罩在迷雾里。顶峰还在数百米之外,山上没有什么明显的道路,而林立的小山头又让人很难辩请方向。GPS真正发挥作用的就是此时,靠了GPS,大家穿树林过岩石,几上几下后,离顶峰只剩二百米。
光远望着前面的山峰,说:“你们看,那象不象马的腰?”手又一指,“那很象马的屁股。”大家受到鼓舞,很快登上那个象马腰又象马屁股的山顶,却发现前面还有一个更高的什么也不象的山顶!
不久前锋再次登到更高的顶上,光远马上命令查看是否有铁塔。郎中和行者孙立刻回应有铁塔。“那就对了,这就是顶!”
此时的时间是两点差十分。上白马山花了整整六个小时。
光远和孤岛在商议下山的路线,保温瓶听见什么路线四路线二的,接着隐约又听到让他心慌的一句话:“从最短路线下山”。最短路线意味着最陡的路线,“能不能从难度小点的路线下山?”他问。“我们从最近的路线下,”孤岛一副有信心的表情,眉毛挑示出十点二十的位置。
此时,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条最短路线将让他们竭尽八个半小时做最卓绝的努力!
从山顶沿着通向卡子栋的山路前进了四百米,孤岛说道:“大家注意是否有向右的岔道!”这里是一个狭长的凹地,右手是两个紧连的深谷,不远的下边就是村庄,但向下望去,恍若斜劈出的山背让人眩目!保温瓶跟了郎中和孤岛,在这片狭地中搜了个来回,除了向前的主路,没有任何其它岔路的痕迹。
“GPS攻略中的轨迹就是从这个沟里下的,只有从这里下!”保温瓶听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一句话。他望着已经开始在陡坡下爬的光远一行,很不情愿地用双手交替抓着坡上的茅草,开始战兢地跟着队伍沿着这条不知深浅的峡谷下行。
下在一小片密林处,队伍钻进了溪谷。溪流很细小,大家小心翼翼地沿着溪谷下降。开始溪谷里的坡度似乎并不太陡,大家小心地,不紧不慢地走着。只要有可能,保温瓶就尽量走在溪谷的左侧,因为在听光远念攻略的时候,他记住了那句“从断崖往回走,大概三五十米,左侧有小路,直通山下公路。”他心里存了一个疑问:难道路只到达断崖上三五十米?
果然,下降了一阵以后,他看到了一条羊肠小路。大家高兴起来,队伍的速度明显加快。但好景不长,走了一阵,在地势稍显宽阔的时候,路消失了!
队伍回到了溪谷里。越往下走,溪谷不是变得宽阔,而是越收越窄。保温瓶注意到,谷两侧直立的山脊在渐渐地抬高,向上望去,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沿溪而下渐渐变得困难,开始需要相互协助。一个三米多高的石坎,郎中和行者孙率先空手而下,接着行者孙用肩膀做支点,把大家一个个地接到下面。
一直没有再次找到路。始终在琢磨攻略的光远,忽然提出了一个疑问:“攻略说从断崖往回走三五十米左侧有路,难道路是在下山方向的右侧?”这一说,大家全都傻眼了,路究竟是在左还是在右?恰巧此时沟右侧的地势变得宽畅,而走在前面的郎中和行者孙也叫喊重新发现了有路!
路很快就在一个废弃的碳窑边终止了。但发现碳窑,对大家仍是一个鼓励。既然有人的活动,就应该会有下山的路。大家继续在山谷的右侧搜索,不久发现了另个一碳窑。而就在这个碳窑的右方,郎中有了新的发现:“有路!”
大家围了过来,一致认定这就是攻略中的那条下山的路。所有人的心都放了下来,大家开始轻松地休息喝水。
天知道,这条向右横切的小路不足三十米长,在山背处路突然中断!大家在四下里散开,搜索良久毫无发现。
四面全是陡坡,时间已经在向六点逼进,一直希望能在天黑前走出山谷的队伍显然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大家开始都显得急噪。光远收拢了队伍,重新回到左边的山谷。
山谷的下方是陡峭的断崖,这是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行者孙开始向陡峭的左侧横切。他爬上了山背上的一个小台地,紧接着发出吼叫:“公路就在前面一百米!”
在大山里对与高度和距离的判断往往存在很大的误差。这一百米,只是水平方向的大概距离,有谁会想到,为了越过这一百米,大家竟然付出了5个小时的努力!
真正艰难的时刻。大家围在小小的台地上,右手边是溪谷的断崖,左手边是十几米高几乎垂直的山坡。两难相择,只能是老太太拣柿子,挑软的捏。光远决定从山坡一侧下。因为基本垂直,十几米高的坡上只长有有限的几棵树。保温瓶希望放绳子,但天马上就要黑了,于是大家徒手下坡,此时谁都希望自己可以象皮筋一样拉得细长,好踩住下面似乎探不到的立脚点,把握旁边似乎够不着的枝杈。
等保温瓶下了这道坡,天已经完全黑。前面的郎中和行者孙已经钻得没了影,高声喊去,应答已经在五十米之外。看看后面也差不多下来了,玩命晚上的视力不太好,于是他们连同雨菡乱闯几个,开始并肩前进。
保温瓶此时听到郎中远远的应答声音,错误地以为他们已经到路上了,于是在密林中追踪着郎中钻出的“洞”,猛追郎中。不久钻出丛林接着下到了一条沟里。保温瓶开始叫苦:从向右边翻过碳窑所在的沟,转到这里,在这么狭小的面内,他以为至少有三道沟。孤岛“三十米的误差”足以差出一道沟来!孤岛天黑前声称的就在附近的“大路口”在哪里?我们现在走在哪里?
天知道。GPS中别人的轨迹在融入我们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实践前,不代表任何的东西。
保温瓶几个追上了在休息等待的郎中和行者孙。“我和郎中已经探过了,下面有两个断崖,”行者孙说。“第一个比较高,要放绳子,第二个比较低,应该可以跳下去。”队伍到齐后开始放绳下人,乱闯笑着对保温瓶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保温瓶看了看他,什么话都没有说。
第一个断崖很容易就下去了。在第二个断崖边,郎中上了右侧的崖上系绳子,玩命在绳子系好前就先下去了。保温瓶跟着玩命,以为玩命站立的地方就是崖底,拉了绳索他很快来到玩命身边,这才发现行者孙误报了军情:玩命的站立处只是断崖中间的一个小平台,长不过七八十公分,最宽处不过二十几公分,勉强可以贴住两个人,而身下面的断崖至少还有六米高,30米的绳索对折后有15米长,可绳末端离崖底还差三米多。崖底呈锅底状,如果抓住绳末端往下跳必定滚到沟中间。
保温瓶向下看着,心里发怵,下半部分的断崖在上面根本观察不到,否则他大概也不会第二个跟下来。
幸亏孤岛带着一根五米长的背包带,保温瓶将它接在长绳子上,这下拉着绳索能够到崖底了。断崖壁有半边是湿的,保温瓶穿着登山鞋,知道鞋尖抓不住壁,心里还是有些虚,于是玩命奋勇先下到崖底。下面站了一个人,保温瓶心里塌实了许多,很快跟着下到沟底。第三个是雨菡,保温瓶刚想问她是否需要8字环,她已经开始下降了,而且毫不含糊地就下到沟底,这让保温瓶再次想起那次爬巴寨的情景。
一个接着一个,全体队员都安全地下了这个大断崖。保温瓶向高高的断崖上重新望了几眼,所有的惧怕在退路断绝的同时,荡然无存。
通常的溪谷都是越向上越陡,可白马山的这条沟是越往下越陡。队伍再次休息。在做山顶冻人还是继续下山的讨论中,大家全都表示要继续下山。退路已经没有,黑暗中企图在两侧的峭壁上做横切也根本没有可能。唯一的出路,只有眼前陡峭的山谷。
八道头灯的光亮,坚韧中带着希望,闪烁在山谷中。
又是一个六七米高的大石坎,队伍再次停了下来,郎中从左边绕了下去,只听得噼里啪啦通隆隆一阵乱响,不知他是爬是滚,是跳还是摔到了底下,接着听见郎中在下面发了话:“这里太陡,你们还是放绳子下来吧!”行者孙手上垮了绳索,过了大石头停在大树边,露着半个身子。在大石头这一边,保温瓶正扭过身重新将水壶装回包里,眼角的余光里就见行者孙的身影忽然就从石头边消失了,他下意识地“啊!”了一声,对整个世界的知觉瞬间都集中到了耳朵里:
刷——!一秒钟揪心的滑落声。
一个短暂的停顿。
刷——!!再一次的滑落声几乎让保温瓶的心停止了跳动。
两秒钟死寂般的沉静。
“行者孙!”雨菡带着哭腔喊了一声。
没有应答。
“行者孙!!”雨菡再次地喊了一声。
“我在这里!”行者孙答道。
雨菡与行者孙接下来的几句问答,让大家稍微放了心:这是一次近乎垂直的滑落,幸亏行者孙的背包保护了他的背部和头部,并且背包带在下滑中拌在了树桩上,将一次长的下滑分成了两次短的下滑。除了一只眼睛碰伤和腿部可能有挫伤外,行者孙并无大碍。郎中已经在下面为行者孙采取措施。保温瓶接了郎中抛上来的绳子,放到底下,开始下这个大坡。下面太黑,他看不清楚,于是从郎中路线的左边下去。离地还有两个人高时,不知怎地一脚踩空,他整个人就沿绳子滑了下来。从不带手套的保温瓶这回神奇地戴了双手套。他紧握绳索没有松手,尽管整个人是扭曲的,但还是脚先触地。他把后弯九十度的身体扳直,才看清了眼前的坡上有一个高大的内陷,从这里是无法下来的。玩命重新放下绳子,大家沿着郎中的路线一个个下到坡底。
简单处理过行者孙的伤口,又休息了一阵,队伍重新出发。溪谷陡峭如故,断崖和大石坎一个接着一个,长长的绳索几乎是刚收起来就接着重新放开。对于千米山,至少应该准备一长一短两根绳索。
再次地遇到一个“〉”形的断崖。由于断崖在中部凸出,下方的空间非常狭小且不平整,因此下方的接应很困难。这对一只腿挫伤乏力的行者孙而言存在着通过的困难。于是千米山活动中第一次采用了下降器——8字环。孤岛带有鞠绳,快挂和8字环,保温瓶带有扁带、主锁和8字环。自从在启孜峰学得下降器的使用方法后,保温瓶过一阵就要温习一次,现在总算派上了用场。他用扁绳在行者孙腰部和裆部兜成安全带,用主锁扣住;用鞠绳对折当短绳,连了主锁与快挂;再将8字环套好绳索扣在快挂上。一切准备就绪,他让行者孙左手握住上方的绳子,右手控制下方的绳子。行者孙一听就明白如何操作,很顺利地将自己降到崖下。
所有的断崖都成功地获得通过,很幸运,没有超过18米的断崖。艰苦的努力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半,终于,大家听到前锋郎中的一声欢呼:“看到水渠了!!!”
整个穿越经历了十四个半小时。而从海拔一千一百米开始下山谷,到海拔四百米的水渠,七百米下降用去了八个半小时。要不是前锋郎中的神勇,今晚队伍只能停留在山上。感谢郎中!
在水渠边,保温瓶停了下来。他摘下新买的,见证过这次穿越后已变得破烂不堪的手套,将它们摆在了水渠上。
————————————
我无法表达大家终于穿过水渠站在盘山公路上时的心情。那一刻,山下水电站的灯光是那样地柔和,黄师傅透过对讲机再次传来的声音是那样地亲切。
经历苦难后的一切都是那样地美好!
我无需再用任何语言为这篇作业做任何铺陈。对于这次艰苦卓绝的千米山穿越,光远由衷的感叹“经历过这一次穿越的队员,都将令我难以忘怀!”已成为每一个队员共同的心声。
2008年11月15-17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9:06:24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84 次
红花
7 朵
注册时间
2003-7-19
经验
3151 点
帖子
3126
11#
发表于 2008-11-14 04:32:14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2 20:19:04的发言:
独自在千崖凌云里呆了半天,亲历的那些次千米山恍惚中再次在脑海中重现。留下的那些作业,字里行间定格住一个个清晰的瞬间,而那些懒于一时没有留下记载的,更模糊地如同多次暴光的底片,在时空的重叠中,已经分不清楚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程。
不知道是否能在事后补出一篇作业。但为了这次艰苦卓绝的穿越,让我们慢慢地回想,一起回到那个星空闪烁的十月底的夜——
上篇 乌禽嶂:对GPS的反思

自打孤岛在千米山玩上了GPS,千米山活动就没有走过正道。
保温瓶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每次千米山,他总是把那根20米的绳索以及扁带主锁8字环都带上,而且上山前他总要问清楚队里是否带了绳索。这一回在装包的时候他照例带上了这些东西,边装心里边回想上次双髻顶的那面大悬崖。
包不算重,但鼓鼓囊囊地装得满满当当。千米山去得次数越多似乎东西也带得越多,大概是因为光远常说的,千米山变数太多的缘故吧?
乌禽嶂在紫金,路不算远,难得在前半夜到达营地。营地是个废弃的林场,已呈残亘断瓦之态,但主楼的结构还算完好。一个不知是否算看门人的汉子,连了两个女人,住在临门的屋子里。马达长时间的轰鸣惊醒了他,我们得以允许在楼里宿营。
夜闪着满天的星光,很是迷人。大家搭好帐篷,就都到了楼顶。孤岛带了几瓶啤酒,保温瓶还有一个猪蹄,大家在楼顶分享那短暂的轻闲。光远继中秋之后,再次在星空下给大家介绍星座。这次保温瓶记住了被孤岛比喻为勺子而他自己坚持认为象蝴蝶的猎户座。
山里的夜很刮噪,是那些充满活力小生灵的喧嚣。山里的夜很清凉,独享单间待遇的保温瓶在温馨的夜里久久不肯睡去,即便他十拿九稳地知道明天要付出许多才能走完“预定”的线路。
光远要求第二天六点起床。也许他已经有了穿越剥皮岽和乌禽嶂念头,“路程可能相当三水线!”他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我们早点出发,争取四点下山,找个地方做饭”,教授接着又给大家画了一张饼。保温瓶心里笑着,自打参加光远的千米山,他不记得有过在四点下山的时候,也不记得有过自己做饭的时候。
都是老队员,自然没有赖床的。保温瓶一早起身就出门打水,断墙上的打油诗吸引了。他停了下来,在清晨的光亮中,他的目光扫过那不工整的句子:贵州妹仔二十一,□□□□笑卡卡……。他知道他触及到了大山里一颗曾经孤寂的心,那位贵州妹仔,在他陪伴过的“诗人”心里刻上了如诗般浅显而真实的印记。
溪水边,那位也许同样来自贵州的年轻女主人,正在用赤裸的双脚在一大盆男人脏兮兮的衣服堆里不断踩踏着,她是在洗衣服。
生命如歌,生命如诗,不论是浅显或是高雅。
七点半队伍出发。按照已经打听好了路线,沿左手的公路上行。公路在溪的一侧,下面是清澈的溪流,依托了一旁的林场,是一个可以给人遐想泡水烧茶摆八卦灌啤酒的地方。千米山曾经路过许多美好的地方,但从没有让这拨驴停下脚步。如果我是领队,保温瓶想,在这些让人感怀的地方,我一定会停下队伍,甚至不惜放弃全天的计划,让大家随意打发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接驳公路的山路很明显,委婉地延向山凹。走在队中的孤岛忽然就停下了脚步,他用乱颤的手指在GPS上点了几下,说:“这里离剥皮岽差不多是最近距离了,我们右拐吧?”光远同意了,孤岛做出一副很有派头的摸样,高声喊到:“南偏北十度,直攻!”在众人的一片笑声中,保温瓶摇了摇头:GPS怎么就掌握在这种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手中?他开始怀念昏鸦。
上剥皮岽的路时隐时显,时有时无,但已经算是千米山的“康壮”大道了。不久经过一个碳窑,大家围在一堆用编织带装起的木炭前,开始谈论一窑碳要毁林多少,又可以卖钱多少。
评论一通,批判一通,大家接着上顶。上顶没有路,采用的是千米山上山的两大法宝之一,钻。郎中一见没路就兴奋,早就钻得不见人影,大家跟在他钻出的草木缝隙里,一气上到山顶。
登顶剥皮岽还不到十点,光远很高兴。几个人忙着四下里LS,光远则再次畅谈晚上作饭的计划。保温瓶没有流口水,他的目光从剥皮岽慢慢向远处的乌禽嶂延伸。
整个计划是完成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的大穿越。在剥皮岽顶并没找到通向乌禽嶂的路,队伍在裸露的砂砾和灌木林中交替前进。开路下到山凹,再开路上到一个坡顶,山路出现了,正是我们所期盼的110度方向。
与乌禽嶂的距离在快速缩短,尽管道路几次消失,但总会很快地再次出现。午后,道路再次消失,大家眼望着七百米外的乌禽嶂开始午餐。饭后向右手切到山脊,道路如预期般地再次出现,并且一直把我们带到山顶附近。
寻找山顶费了点劲。最高点并没有桩标,桩标的开阔处并不是最高点。于是先前只到达桩标的,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过顶峰。
时间是午后两点,几乎无例外地(孤岛教唆下的光远的铜鼓嶂是个例外),千米山真正炼人的时刻从此时开始。
桩标在山顶的东面,整个乌禽嶂的东面是一面巨大的石壁。当听到光远和孤岛在说要从东面下的时候,保温瓶的心里就开始敲鼓。他早已经过了挑着满担柴禾可以飞奔下山的年纪,对与陡上陡下,他是心里发怵的。上山的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绕了过去,依旧直直地指向东南,那只能是另一侧下山的路,保温瓶不明白为什么不沿山路完成穿越而非要跟着别人的攻略从东边的陡壁下撤。不错,攻略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未必是合理与唯一的。自从有了GPS和别人的攻略以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还剩下多少?
保温瓶开始回想昏鸦对使用GPS的观点,他很赞同昏鸦的观点,它只能作为参考工具和最后的一种保障手段,而不应取代对山地的分析,如果GPS的用途只剩下指导队伍做“南偏北10度”的“直攻”,那真的是一种悲哀。
队伍还是沿着东面下撤。那是一段很刺激的路程。下山的起始就很陡峭,下没多远,就到了一堆大石头处。左手侧似乎可以绕过去,郎中和行者孙去探了一下,摇着头回来说那里是陡壁。右侧是大面积的垂壁,唯一可能下去的地方,就是穿过脚下的大石缝。穿过石缝不远,到一处岩壁,五米来高,顶上一棵小树上,栓着一根细细的两三米长的绳子,绳子底端离地面还有两米半多。
看到那根绳子的时候,保温瓶心里松了一口气。大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下去,为了赶时间,大家就只利用那根显然不够长的绳子,加上利用身体极度的扭曲变形和下方石缝里的一棵灌木,全体队员都顺利地通过了岩壁。
岩壁之下,有一道更深的直壁,这一回,孤岛凭借对地形的探察而不是手中的GPS,引导大家横切绕过了直壁。
两处难点一过,再没有什么可以减慢大家速度的障碍了,于是在半下午的斜阳下,大家走进了缓沟开始顺溪而下。从这里回望乌禽嶂,整个东面是一大片数百米宽百多米高的巨大石壁,光远无不感慨地说;“我们真幸运,刚好从东面或许是唯一可以下来的石缝中下来了。如果反向走,要找到那条石缝谈何容易!”
顺溪行走的时间不长,很轻易地就上了大路。从这里向路的上方看去,正是乌禽嶂南面的山凹。保温瓶一直以为,穿过乌禽嶂的那条山路,应该是和这条路相通的。如果他的判断正确;穿越乌禽嶂原本并不是什么难事。
GPS至少靠四星定位,GPS靠GPS指引的道路难度大概也从没有低于四星。
靠GPS总在走五星级路线那是新手,靠GPS总是能定出两星的路线,那才该是真正的行家吧?GPS的功能该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说呢?
当千米山一次次地经历艰苦与卓绝的时候,是否该做一下反思?
我觉得往东穿越和孤岛使用GPS 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2007年6月那次未遂登顶过程中,当时我们已经到达了乌禽嶂东面下面的大路和水库,在山顶时我又看到了那个水库,因此感觉这样走把握大些。
后来下山时遇到老乡,他们说两个小时就能上去,我想不应该是从我们下山的那条石缝上去的,因为我们下山速度不慢,但也用了三个半小时。所以帽子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
这次乌禽嶂的运气确实很好,开路不超过300米就会遇到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7-3-22
经验
310 点
帖子
310
12#
发表于 2008-11-14 05:57:26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2 20:19:04的发言:


保温瓶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每次千米山,他总是把那根20米的绳索以及扁带主锁8字环都带上,而且上山前他总要问清楚队里是否带了绳索。这一回在装包的时候他照例带上了这些东西,边装心里边回想上次双髻顶的那面大悬崖。
偶也想起了双髻顶的那面大悬崖,不会用你的那条2米长的绳索,给吊在半空的滋味真是不好受,既尴尬又无助~~以后得练练臂力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56 次
红花
8 朵
注册时间
2003-7-25
经验
2251 点
帖子
3452
13#
发表于 2008-11-14 18:58:19 |只看该作者
多说一句:对兄弟们,对共同经历艰难的朋友,也只有对兄弟和朋友们,我愿意直言。
希望千米山长久,丰富多彩!不但要有广东的千米山,还希望有外省的千米山!
希望大家在锻炼中得到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4 10:59:03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132 次
红花
5 朵
注册时间
2007-12-7
经验
942 点
帖子
949
14#
发表于 2008-11-14 19:11:1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4 10:58:19的发言:
多说一句:对兄弟们,对共同经历艰难的朋友,也只有对兄弟和朋友们,我愿意直言。
希望千米山长久,丰富多彩!不但要有广东的千米山,还希望有外省的千米山!
希望大家在锻炼中得到进步!

同感!

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使用道具 举报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36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7-1-11
经验
268 点
帖子
0
15#
发表于 2008-11-14 20:03:59 |只看该作者
只有保温瓶,依旧瞧着那黄衣女孩,看着老板将几张红色的钞票塞到女孩手里,默然地如同一条丧家狗,看着猎狗嘴边溢香的骨头。
身体整崩溃了,心眼还花花滴!
按光远的说法:工作量不够!
接着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234 次
红花
10 朵
注册时间
2005-3-8
经验
2270 点
帖子
2015
16#
发表于 2008-11-14 23:34:0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3 20:06:43的发言:
下篇  白马山——七百米深谷中的亮剑
我要赞美这只队伍。
我不知道曹队创建千崖凌云这只队伍的初衷。但对历经过百座千米山而至今尚存的这只队伍,我希望丛林能够予以珍惜。
解散一支队伍很容易,但要拉出一支队伍,做领导的一定有最深刻的体会。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什么最危害?有组织没纪律。
我要赞美这支队伍,尽管也掉链子,尽管时常显得没有文化,但如果经验可以造就人才,那这就是有纪律人才的团队了!在一次次丛林经历的熏陶下,服从和向心力永远是他们最后坚定的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234 次
红花
10 朵
注册时间
2005-3-8
经验
2270 点
帖子
2015
17#
发表于 2008-11-14 23:34:27 |只看该作者

卓绝(乌禽嶂-白马山记实)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2 20:19:04的发言:
独自在千崖凌云里呆了半天,亲历的那些次千米山恍惚中再次在脑海中重现。留下的那些作业,字里行间定格住一个个清晰的瞬间,而那些懒于一时没有留下记载的,更模糊地如同多次暴光的底片,在时空的重叠中,已经分不清楚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程。
不知道是否能在事后补出一篇作业。但为了这次艰苦卓绝的穿越,让我们慢慢地回想,一起回到那个星空闪烁的十月底的夜——
上篇 乌禽嶂——对GPS的反思

自打孤岛在千米山玩上了GPS,千米山活动就没有走过正道。
保温瓶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每次千米山,他总是把那根20米的绳索以及扁带主锁8字环都带上,而且上山前他总要问清楚队里是否带了绳索。这一回在装包的时候他照例带上了这些东西,边装心里边回想上次双髻顶的那面大悬崖。
包不算重,但鼓鼓囊囊地装得满满当当。千米山去得次数越多似乎东西也带得越多,大概是因为光远常说的,千米山变数太多的缘故吧?
乌禽嶂在紫金,路不算远,难得在前半夜到达营地。营地是个废弃的林场,已呈残亘断瓦之态,但主楼的结构还算完好。一个不知是否算看门人的汉子,连了两个女人,住在临门的屋子里。马达长时间的轰鸣惊醒了他,我们得以允许在楼里宿营。
夜闪着满天的星光,很是迷人。大家搭好帐篷,就都到了楼顶。孤岛带了几瓶啤酒,保温瓶还有一个猪蹄,大家在楼顶分享那短暂的轻闲。光远继中秋之后,再次在星空下给大家介绍星座。这次保温瓶记住了被孤岛比喻为勺子而他自己坚持认为象蝴蝶的猎户座。
山里的夜很刮噪,是那些充满活力小生灵的喧嚣。山里的夜很清凉,独享单间待遇的保温瓶在温馨的夜里久久不肯睡去,即便他十拿九稳地知道明天要付出许多才能走完“预定”的线路。
光远要求第二天六点起床。也许他已经有了穿越剥皮岽和乌禽嶂念头,“路程可能相当三水线!”他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我们早点出发,争取四点下山,找个地方做饭”,教授接着又给大家画了一张饼。保温瓶心里笑着,自打参加光远的千米山,他不记得有过在四点下山的时候,也不记得有过自己做饭的时候。
都是老队员,自然没有赖床的。保温瓶一早起身就出门打水,断墙上的打油诗吸引了。他停了下来,在清晨的光亮中,他的目光扫过那不工整的句子:贵州妹仔二十一,□□□□笑卡卡……。他知道他触及到了大山里一颗曾经孤寂的心,那位贵州妹仔,在他陪伴过的“诗人”心里刻上了如诗般浅显而真实的印记。
溪水边,那位也许同样来自贵州的年轻女主人,正在用赤裸的双脚在一大盆男人脏兮兮的衣服堆里不断踩踏着,她是在洗衣服。
生命如歌,生命如诗,不论是浅显或是高雅。
七点半队伍出发。按照已经打听好了路线,沿左手的公路上行。公路在溪的一侧,下面是清澈的溪流,依托了一旁的林场,是一个可以给人遐想泡水烧茶摆八卦灌啤酒的地方。千米山曾经路过许多美好的地方,但从没有让这拨驴停下脚步。如果我是领队,保温瓶想,在这些让人感怀的地方,我一定会停下队伍,甚至不惜放弃全天的计划,让大家随意打发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接驳公路的山路很明显,委婉地延向山凹。走在队中的孤岛忽然就停下了脚步,他用乱颤的手指在GPS上点了几下,说:“这里离剥皮岽差不多是最近距离了,我们右拐吧?”光远同意了,孤岛做出一副很有派头的摸样,高声喊到:“南偏北十度,直攻!”在众人的一片笑声中,保温瓶摇了摇头:GPS怎么就掌握在这种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手中?他开始怀念昏鸦。
上剥皮岽的路时隐时显,时有时无,但已经算是千米山的“康壮”大道了。不久经过一个碳窑,大家围在一堆用编织带装起的木炭前,开始谈论一窑碳要毁林多少,又可以卖钱多少。
评论一通,批判一通,大家接着上顶。上顶没有路,采用的是千米山上山的两大法宝之一,钻。郎中一见没路就兴奋,早就钻得不见人影,大家跟在他钻出的草木缝隙里,一气上到山顶。
登顶剥皮岽还不到十点,光远很高兴。几个人忙着四下里LS,光远则再次畅谈晚上作饭的计划。保温瓶没有流口水,他的目光从剥皮岽慢慢向远处的乌禽嶂延伸。
整个计划是完成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的大穿越。在剥皮岽顶并没找到通向乌禽嶂的路,队伍在裸露的砂砾和灌木林中交替前进。开路下到山凹,再开路上到一个坡顶,山路出现了,正是我们所期盼的110度方向。
与乌禽嶂的距离在快速缩短,尽管道路几次消失,但总会很快地再次出现。午后,道路再次消失,大家眼望着七百米外的乌禽嶂开始午餐。饭后向右手切到山脊,道路如预期般地再次出现,并且一直把我们带到山顶附近。
寻找山顶费了点劲。最高点并没有桩标,桩标的开阔处并不是最高点。于是先前只到达桩标的,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过顶峰。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多的距离,我们花了四个小时完成穿越。在大部分路段有路的情况下,每百米用时十分钟,可见难度还是相当的,只不过大家都没有了难度的感觉,似乎开路已经成了标准模式。
时间是午后两点,几乎无例外地(孤岛教唆下的光远的铜鼓嶂是个例外),千米山真正炼人的时刻从此时开始。
桩标在山顶的东面,整个乌禽嶂的东面是一面巨大的石壁。当听到光远和孤岛在说要从东面下的时候,保温瓶的心里就开始敲鼓。他早已经过了挑着满担柴禾可以飞奔下山的年纪,对与陡上陡下,他是心里发怵的。上山的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绕了过去,依旧直直地指向东南,那只能是另一侧下山的路,保温瓶不明白为什么不沿山路完成穿越而非要跟着别人的攻略从东边的陡壁下撤。不错,攻略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未必是合理与唯一的。自从有了GPS和别人的攻略以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还剩下多少?
保温瓶开始回想昏鸦对使用GPS的观点,他很赞同昏鸦的观点,它只能作为参考工具和最后的一种保障手段,而不应取代对山地的分析,如果GPS的用途只剩下指导队伍做“南偏北10度”的“直攻”,那真的是一种悲哀。
队伍还是沿着东面下撤。那是一段很刺激的路程。下山的起始就很陡峭,下没多远,就到了一堆大石头处。左手侧似乎可以绕过去,郎中和行者孙去探了一下,摇着头回来说那里是陡壁。右侧是大面积的垂壁,唯一可能下去的地方,就是穿过脚下的大石缝。穿过石缝不远,到一处岩壁,五米来高,顶上一棵小树上,栓着一根细细的两三米长的绳子,绳子底端离地面还有两米半多。
看到那根绳子的时候,保温瓶心里松了一口气。大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下去,为了赶时间,大家就只利用那根显然不够长的绳子,加上利用身体极度的扭曲变形和下方石缝里的一棵灌木,全体队员都顺利地通过了岩壁。
岩壁之下,有一道更深的直壁,这一回,孤岛凭借对地形的探察而不是手中的GPS,引导大家横切绕过了直壁。
两处难点一过,再没有什么可以减慢大家速度的障碍了,于是在半下午的斜阳下,大家走进了缓沟开始顺溪而下。从这里回望乌禽嶂,整个东面是一大片数百米宽百多米高的巨大石壁,光远无不感慨地说;“我们真幸运,刚好从东面或许是唯一可以下来的石缝中下来了。如果反向走,要找到那条石缝谈何容易!”
顺溪行走的时间不长,很轻易地就上了大路。从这里向路的上方看去,正是乌禽嶂南面的山凹。保温瓶一直以为,穿过乌禽嶂的那条山路,应该是和这条路相通的。如果他的判断正确;穿越乌禽嶂原本并不是什么难事。
GPS至少靠四星定位,GPS靠GPS指引的道路难度大概也从没有低于四星。
靠GPS总在走五星级路线那是新手,靠GPS总是能定出两星的路线,那才该是真正的行家吧?GPS的功能该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说呢?当千米山一次次地经历艰苦与卓绝的时候,是否该做一下反思?
到达白盆珠的时候,天早已经黑了。“园林保健中心”让人想起丛林五周年和六周年欢快而温馨的场面。大家座落在椅子上,随意地伸展着身体。这是沿路几个镇子唯一晚间营业的餐厅,菜的价格不菲,味道也还算不错。几个显然是“保健中心”的女孩,不时在大家眼前晃动着靓丽的身影。尽管说话和举手投足都显出缺少文化的内涵,保温瓶还是很惬意地欣赏着她们美丽的外表。那个着黄衣的,有着很匀称的身材和俊俏的脸蛋,而着红衣的,一眼可以看出有着较好的素质。他又想起上研时那第一堂与政治毫不相干的政治课。“男人都是狗,”那老师评价说,“只不过有三种类型:猎狗,看家狗和疯狗。”还有丧家狗呢?保温瓶心想。
依旧是星空满布的夜晚,微风里略透着清凉,大家懒散地坐着,竟都不想走了。大家各自想着心事,只有保温瓶,依旧瞧着那黄衣女孩,看着老板将几张红色的钞票塞到女孩手里,默然地如同一条丧家狗,看着猎狗嘴边溢香的骨头。
(2008年11月12~14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1 次
活动
156 次
红花
8 朵
注册时间
2003-7-25
经验
2251 点
帖子
3452
18#
发表于 2008-12-4 17:07:36 |只看该作者
这是应该属于老丛林的作业,理应补完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9:08:37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8 次
活动
120 次
红花
6 朵
注册时间
2008-7-10
经验
310 点
帖子
709
19#
发表于 2008-12-4 20:01:44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2 20:19:04的发言:
独自在千崖凌云里呆了半天,亲历的那些次千米山恍惚中再次在脑海中重现。留下的那些作业,字里行间定格住一个个清晰的瞬间,而那些懒于一时没有留下记载的,更模糊地如同多次暴光的底片,在时空的重叠中,已经分不清楚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程。
不知道是否能在事后补出一篇作业。但为了这次艰苦卓绝的穿越,让我们慢慢地回想,一起回到那个星空闪烁的十月底的夜——
上篇 乌禽嶂——反思GP

自打孤岛在千米山玩上了GPS,千米山活动就没有走过正道。
保温瓶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每次千米山,他总是把那根20米的绳索以及扁带主锁8字环都带上,而且上山前他总要问清楚队里是否带了绳索。这一回在装包的时候他照例带上了这些东西,边装心里边回想上次双髻顶的那面大悬崖。
包不算重,但鼓鼓囊囊地装得满满当当。千米山去得次数越多似乎东西也带得越多,大概是因为光远常说的,千米山变数太多的缘故吧?
乌禽嶂在紫金,路不算远,难得在前半夜到达营地。营地是个废弃的林场,已呈残亘断瓦之态,但主楼的结构还算完好。一个不知是否算看门人的汉子,连了两个女人,住在临门的屋子里。马达长时间的轰鸣惊醒了他,我们得以允许在楼里宿营。
夜闪着满天的星光,很是迷人。大家搭好帐篷,就都到了楼顶。孤岛带了几瓶啤酒,保温瓶还有一个猪蹄,大家在楼顶分享那短暂的轻闲。光远继中秋之后,再次在星空下给大家介绍星座。这次保温瓶记住了被孤岛比喻为勺子而他自己坚持认为象蝴蝶的猎户座。
山里的夜很刮噪,是那些充满活力小生灵的喧嚣。山里的夜很清凉,独享单间待遇的保温瓶在温馨的夜里久久不肯睡去,即便他十拿九稳地知道明天要付出许多才能走完“预定”的线路。
光远要求第二天六点起床。也许他已经有了穿越剥皮岽和乌禽嶂念头,“路程可能相当三水线!”他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我们早点出发,争取四点下山,找个地方做饭”,教授接着又给大家画了一张饼。保温瓶心里笑着,自打参加光远的千米山,他不记得有过在四点下山的时候,也不记得有过自己做饭的时候。
都是老队员,自然没有赖床的。保温瓶一早起身就出门打水,断墙上的打油诗吸引了。他停了下来,在清晨的光亮中,他的目光扫过那不工整的句子:贵州妹仔二十一,□□□□笑卡卡……。他知道他触及到了大山里一颗曾经孤寂的心,那位贵州妹仔,在他陪伴过的“诗人”心里刻上了如诗般浅显而真实的印记。
溪水边,那位也许同样来自贵州的年轻女主人,正在用赤裸的双脚在一大盆男人脏兮兮的衣服堆里不断踩踏着,她是在洗衣服。
生命如歌,生命如诗,不论是浅显或是高雅。
七点半队伍出发。按照已经打听好了路线,沿左手的公路上行。公路在溪的一侧,下面是清澈的溪流,依托了一旁的林场,是一个可以给人遐想泡水烧茶摆八卦灌啤酒的地方。千米山曾经路过许多美好的地方,但从没有让这拨驴停下脚步。如果我是领队,保温瓶想,在这些让人感怀的地方,我一定会停下队伍,甚至不惜放弃全天的计划,让大家随意打发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接驳公路的山路很明显,委婉地延向山凹。走在队中的孤岛忽然就停下了脚步,他用乱颤的手指在GPS上点了几下,说:“这里离剥皮岽差不多是最近距离了,我们右拐吧?”光远同意了,孤岛做出一副很有派头的摸样,高声喊到:“南偏北十度,直攻!”在众人的一片笑声中,保温瓶摇了摇头:GPS怎么就掌握在这种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手中?他开始怀念昏鸦。
上剥皮岽的路时隐时显,时有时无,但已经算是千米山的“康壮”大道了。不久经过一个碳窑,大家围在一堆用编织带装起的木炭前,开始谈论一窑碳要毁林多少,又可以卖钱多少。
评论一通,批判一通,大家接着上顶。上顶没有路,采用的是千米山上山的两大法宝之一,钻。郎中一见没路就兴奋,早就钻得不见人影,大家跟在他钻出的草木缝隙里,一气上到山顶。
登顶剥皮岽还不到十点,光远很高兴。几个人忙着四下里LS,光远则再次畅谈晚上作饭的计划。保温瓶没有流口水,他的目光从剥皮岽慢慢向远处的乌禽嶂延伸。
整个计划是完成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的大穿越。在剥皮岽顶并没找到通向乌禽嶂的路,队伍在裸露的砂砾和灌木林中交替前进。开路下到山凹,再开路上到一个坡顶,山路出现了,正是我们所期盼的110度方向。
与乌禽嶂的距离在快速缩短,尽管道路几次消失,但总会很快地再次出现。午后,道路再次消失,大家眼望着七百米外的乌禽嶂开始午餐。饭后向右手切到山脊,道路如预期般地再次出现,并且一直把我们带到山顶附近。
寻找山顶费了点劲。最高点并没有桩标,桩标的开阔处并不是最高点。于是先前只到达桩标的,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过顶峰。从剥皮岽到乌禽嶂,两公里多的距离,我们花了四个小时完成穿越。在大部分路段有路的情况下,每百米用时十分钟,可见难度还是相当的,只不过大家都没有了难度的感觉,似乎开路已经成了标准模式。
时间是午后两点,几乎无例外地(孤岛教唆下的光远的铜鼓嶂是个例外),千米山真正炼人的时刻从此时开始。
桩标在山顶的东面,整个乌禽嶂的东面是一面巨大的石壁。当听到光远和孤岛在说要从东面下的时候,保温瓶的心里就开始敲鼓。他早已经过了挑着满担柴禾可以飞奔下山的年纪,对与陡上陡下,他是心里发怵的。上山的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绕了过去,依旧直直地指向东南,那只能是另一侧下山的路,保温瓶不明白为什么不沿山路完成穿越而非要跟着别人的攻略从东边的陡壁下撤。不错,攻略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未必是合理与唯一的。自从有了GPS和别人的攻略以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还剩下多少?
保温瓶开始回想昏鸦对使用GPS的观点,他很赞同昏鸦的观点,它只能作为参考工具和最后的一种保障手段,而不应取代对山地的分析,如果GPS的用途只剩下指导队伍做“南偏北10度”的“直攻”,那真的是一种悲哀。
队伍还是沿着东面下撤。那是一段很刺激的路程。下山的起始就很陡峭,下没多远,就到了一堆大石头处。左手侧似乎可以绕过去,郎中和行者孙去探了一下,摇着头回来说那里是陡壁。右侧是大面积的垂壁,唯一可能下去的地方,就是穿过脚下的大石缝。穿过石缝不远,到一处岩壁,五米来高,顶上一棵小树上,栓着一根细细的两三米长的绳子,绳子底端离地面还有两米半多。
看到那根绳子的时候,保温瓶心里松了一口气。大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下去,为了赶时间,大家就只利用那根显然不够长的绳子,加上利用身体极度的扭曲变形和下方石缝里的一棵灌木,全体队员都顺利地通过了岩壁。
岩壁之下,有一道更深的直壁,这一回,孤岛凭借对地形的探察而不是手中的GPS,引导大家横切绕过了直壁。
两处难点一过,再没有什么可以减慢大家速度的障碍了,于是在半下午的斜阳下,大家走进了缓沟开始顺溪而下。从这里回望乌禽嶂,整个东面是一大片数百米宽百多米高的巨大石壁,光远无不感慨地说;“我们真幸运,刚好从东面或许是唯一可以下来的石缝中下来了。如果反向走,要找到那条石缝谈何容易!”
顺溪行走的时间不长,很轻易地就上了大路。从这里向路的上方看去,正是乌禽嶂南面的山凹。保温瓶一直以为,穿过乌禽嶂的那条山路,应该是和这条路相通的。如果他的判断正确;穿越乌禽嶂原本并不是什么难事。
GPS至少靠四星定位,GPS靠GPS指引的道路难度大概也从没有低于四星。
靠GPS总在走五星级路线那是新手,靠GPS总是能定出两星的路线,那才该是真正的行家吧?GPS的功能该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说呢?当千米山一次次地经历艰苦与卓绝的时候,是否该做一下反思?
到达白盆珠的时候,天早已经黑了。“园林保健中心”让人想起丛林五周年和六周年欢快而温馨的场面。大家座落在椅子上,随意地伸展着身体。这是沿路几个镇子唯一晚间营业的餐厅,菜的价格不菲,味道也还算不错。几个显然是“保健中心”的女孩,不时在大家眼前晃动着靓丽的身影。尽管说话和举手投足都显出缺少文化的内涵,保温瓶还是很惬意地欣赏着她们美丽的外表。那个着黄衣的,有着很匀称的身材和俊俏的脸蛋,而着红衣的,一眼可以看出有着较好的素质。他又想起上研时那第一堂与政治毫不相干的政治课。“男人都是狗,”那老师评价说,“只不过有三种类型:猎狗,看家狗和疯狗。”还有丧家狗呢?保温瓶心想。
依旧是星空满布的夜晚,微风里略透着清凉,大家懒散地坐着,竟都不想走了。大家各自想着心事,只有保温瓶,依旧瞧着那黄衣女孩,看着老板将几张红色的钞票塞到女孩手里,默然地如同一条丧家狗,看着猎狗嘴边溢香的骨头。
(2008年11月12~14日)
还没有看过瘾,就搬到千崖凌云去,先留在这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8 次
活动
120 次
红花
6 朵
注册时间
2008-7-10
经验
310 点
帖子
709
20#
发表于 2008-12-4 20:02:42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11-13 20:06:43的发言:
下篇  白马山——深谷亮剑

我要赞美这支队伍。
葛存壮那一点也不壮的儿子有句名言: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什么队伍最难带?有组织没纪律。
我要赞美这支队伍。尽管也掉链子,尽管时常显得没有文化,但如果经验可以造就人才,那这就是有纪律人才的团队了!在一次次丛林经历的熏陶下,服从和向心力永远是这只队伍最后坚定的选择。
回到十一月二日的白马山。
出发的时候,保温瓶就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他蹭在队伍的后面,悄悄对雨菡说,“我不想上了。”雨菡对千米山有着深厚的偏爱,她不愿意下撤。“如果我们下撤,队伍就太单薄了,”她说。保温瓶同意她的观点,每一次的活动,做为领队,光远要花费多少时间熟悉攻略设计线路,孤岛又要花费多少时间下载制作地图?我们做队员的只是坐享他们的劳动,就更应该鼎力为这只队伍尽自己的力量。想到这里,他慢慢地在后面充当着收尾。
最初的一段是沿电站的水管往上爬。黄师傅今天很有兴致,穿着皮鞋跟着大家往上爬。须臾就上了有百来米。盘山公路一直延伸到很高,但路况很差,黄师傅站在离里水库不远的路边,望着蜿蜒的公路,很有气势地冒了一句,XXX,下次我开挖机上来!听了这话,保温瓶很感慨。多好的黄师傅,为了能将我们送到更高,甚至直接到顶,他竟然决心下次开挖机来运送我们!千米山需要一个金牌好师傅,而丛林也很幸运,前有朱师傅,后有小黄师傅,现在又有大黄师傅。丛林真的不应该忘记他们,至少也该赋予黄师傅五次千米山长效年度成绩和千崖凌云名誉成员的称号!每一次千米山的成功,都不应该忘记黄师傅所付出的辛劳!
黄师傅的豪言壮语鼓励着全体队员,大家在水管上阔步前进。忽然,队伍停了下来,原来前面的水管是凌空架设的,下面七八米,是不知深浅的水面,尽管水管的坡度不大,但孤岛忽然地恐高了。他红润的脸转成铁青,一屁股坐到水管上,好一阵起了身,决定从公路绕上去,他这一倒腾不要紧,把玩命也给忽悠住了,也跟着要绕道,后面的保温瓶一看,乐了!他乐颠颠地跟在他俩后面,他真希望孤岛就此下撤。可惜他的愿望落了空,很快他们绕公路追上了队伍。
水库边的黄师傅和大家分手,一直目送大家上了山梁。
上山起始的坡度就很大,在十一月依旧炎热的太阳下,队伍的速度不快。光远一路给大家念着攻略并一一证实:竹林,成群快乐歌唱的小鸟,道光年间的古墓。可保温瓶只听见一只孤零鸟儿落魄的叫声,那所谓道光年间的墓碑,篆刻清新,让他总觉得象是后人重新再刻的。
队伍继续沿着明显的山路向上。忽然孤岛又停了下来:“我们偏离轨迹了,”他说。出发前,大家都知道今天是“成熟路线,成熟攻略”,于是后队立刻变成前队,几番搜索,找到右侧的一个路口,于是队伍改从山谷的右侧山上。
开始的一段,还有明显的山路,后来,路不见了。大家步入一条干涸的山谷。上行不久,山谷成了山涧,苔藓渐重,山溪渐陡,队伍依旧溯溪而上,速度渐慢。
保温瓶的疑心渐重。攻略说三小时登顶,难道能是如此溯溪而上?终于他忍了不住:“不该总这么溯溪吧?两边的山脊近在咫尺,坡度也不大,我们是否该切到山脊上看看?”可惜他的声音太小,小于老萝卜头蚂蚁般的歌声。
堪堪走到溪的尽头,溪谷开始险峭,队伍在最后一刻向右切上了山脊,此时已是十一点半,离出发已经三个半小时。
山脊上一条明显的路直上山顶。
对路的感情叫做复杂。光远的千米山参加的次数多了,对于沿路上山,哪怕再加上沿路下山的穿越,大家都感到一种索然无味。保温瓶自己,也喜欢大强度的开路上山下山,这种开路已经可以不在他心里产生任何波澜。“直攻”其实是大家内心对“野”的渴望。山不野就没有了魅力,人不野就没有了情趣。“丛林”“穿行者”本身就是野山和野趣的结合。
可保温瓶担心难度,他所惧怕的,是峭壁与悬崖。
上到路上,大家放包喝水。就在大家刚重新上路的时候,从上面下来了一只队伍。他们是昨天上山的,在山上很有情调地露宿了一夜。“上顶还需要两个小时”他们的头说得很肯定。
目送着磨房的队伍迅速下山,光远做了一个决定:“如果一点钟我们能登顶,就向卡子栋方向穿越,从惠州下,这样和上一次的卡子栋穿越紫金下,刚好完成整个十字形穿越!否则我们就从其它路线下山。”
出发时,保温瓶就听到孤岛说什么路线一,路线二的,并且听到说上山有四条路线,三条路线上有悬崖,而今天的上山路线是没有悬崖的一条。他此时已经预感到今天的路线恐怕并不简单。他带有一包宝矿力,此时他取了出来,打开全数倒进一大瓶矿泉水中。今天上山他背了1+2+1.5+0.7足有五升的水,超过了以往历次的活动,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到石简山简单吃过饭,很快就进入了白马山顶的范围。山顶象一片广阔的丘陵,笼罩在迷雾里。顶峰还在数百米之外,山上没有什么明显的道路,而林立的小山头又让人很难辩请方向。GPS真正发挥作用的就是此时,靠了GPS,大家穿树林过岩石,几上几下后,离顶峰只剩二百米。
光远望着前面的山峰,说:“你们看,那象不象马的腰?”手又一指,“那很象马的屁股。”大家受到鼓舞,很快登上那个象马腰又象马屁股的山顶,却发现前面还有一个更高的什么也不象的山顶!
不久前锋再次登到更高的顶上,光远马上命令查看是否有铁塔。郎中和行者孙立刻回应有铁塔。“那就对了,这就是顶!”
此时的时间是两点差十分。上白马山花了整整六个小时。
光远和孤岛在商议下山的路线,保温瓶听见什么路线四路线二的,接着隐约又听到让他心慌的一句话:“从最短路线下山”。最短路线意味着最陡的路线,“能不能从难度小点的路线下山?”他问。“我们从最近的路线下,”孤岛一副有信心的表情,眉毛挑示出十点二十的位置。
此时,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条最短路线将让他们竭尽八个半小时做最卓绝的努力!
从山顶沿着通向卡子栋的山路前进了四百米,孤岛说道:“大家注意是否有向右的岔道!”这里是一个狭长的凹地,右手是两个紧连的深谷,不远的下边就是村庄,但向下望去,恍若斜劈出的山背让人眩目!保温瓶跟了郎中和孤岛,在这片狭地中搜了个来回,除了向前的主路,没有任何其它岔路的痕迹。
“GPS攻略中的轨迹就是从这个沟里下的,只有从这里下!”保温瓶听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一句话。他望着已经开始在陡坡下爬的光远一行,很不情愿地用双手交替抓着坡上的茅草,开始战兢地跟着队伍沿着这条不知深浅的峡谷下行。
下在一小片密林处,队伍钻进了溪谷。溪流很细小,大家小心翼翼地沿着溪谷下降。开始溪谷里的坡度似乎并不太陡,大家小心地,不紧不慢地走着。只要有可能,保温瓶就尽量走在溪谷的左侧,因为在听光远念攻略的时候,他记住了那句“从断崖往回走,大概三五十米,左侧有小路,直通山下公路。”他心里存了一个疑问:难道路只到达断崖上三五十米?
果然,下降了一阵以后,他看到了一条羊肠小路。大家高兴起来,队伍的速度明显加快。但好景不长,走了一阵,在地势稍显宽阔的时候,路消失了!
队伍回到了溪谷里。越往下走,溪谷不是变得宽阔,而是越收越窄。保温瓶注意到,谷两侧直立的山脊在渐渐地抬高,向上望去,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沿溪而下渐渐变得困难,开始需要相互协助。一个三米多高的石坎,郎中和行者孙率先空手而下,接着行者孙用肩膀做支点,把大家一个个地接到下面。
一直没有再次找到路。始终在琢磨攻略的光远,忽然提出了一个疑问:“攻略说从断崖往回走三五十米左侧有路,难道路是在下山方向的右侧?”这一说,大家全都傻眼了,路究竟是在左还是在右?恰巧此时沟右侧的地势变得宽畅,而走在前面的郎中和行者孙也叫喊重新发现了有路!
路很快就在一个废弃的碳窑边终止了。但发现碳窑,对大家仍是一个鼓励。既然有人的活动,就应该会有下山的路。大家继续在山谷的右侧搜索,不久发现了另个一碳窑。而就在这个碳窑的右方,郎中有了新的发现:“有路!”
大家围了过来,一致认定这就是攻略中的那条下山的路。所有人的心都放了下来,大家开始轻松地休息喝水。
天知道,这条向右横切的小路不足三十米长,在山背处路突然中断!大家在四下里散开,搜索良久毫无发现。
四面全是陡坡,时间已经在向六点逼进,一直希望能在天黑前走出山谷的队伍显然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大家开始都显得急噪。光远收拢了队伍,重新回到左边的山谷。
山谷的下方是陡峭的断崖,这是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行者孙开始向陡峭的左侧横切。他爬上了山背上的一个小台地,紧接着发出吼叫:“公路就在前面一百米!”
在大山里对与高度和距离的判断往往存在很大的误差。这一百米,只是水平方向的大概距离,有谁会想到,为了越过这一百米,大家竟然付出了5个小时的努力!
真正艰难的时刻。大家围在小小的台地上,右手边是溪谷的断崖,左手边是十几米高几乎垂直的山坡。两难相择,只能是老太太拣柿子,挑软的捏。光远决定从山坡一侧下。因为基本垂直,十几米高的坡上只长有有限的几棵树。保温瓶希望放绳子,但天马上就要黑了,于是大家徒手下坡,此时谁都希望自己可以象皮筋一样拉得细长,好踩住下面似乎探不到的立脚点,把握旁边似乎够不着的枝杈。
等保温瓶下了这道坡,天已经完全黑。前面的郎中和行者孙已经钻得没了影,高声喊去,应答已经在五十米之外。看看后面也差不多下来了,玩命晚上的视力不太好,于是他们连同雨菡乱闯几个,开始并肩前进。
保温瓶此时听到郎中远远的应答声音,错误地以为他们已经到路上了,于是在密林中追踪着郎中钻出的“洞”,猛追郎中。不久钻出丛林接着下到了一条沟里。保温瓶开始叫苦:从向右边翻过碳窑所在的沟,转到这里,在这么狭小的面内,他以为至少有三道沟。孤岛“三十米的误差”足以差出一道沟来!孤岛天黑前声称的就在附近的“大路口”在哪里?我们现在走在哪里?
天知道。GPS中别人的轨迹在融入我们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实践前,不代表任何的东西。
保温瓶几个追上了在休息等待的郎中和行者孙。“我和郎中已经探过了,下面有两个断崖,”行者孙说。“第一个比较高,要放绳子,第二个比较低,应该可以跳下去。”队伍到齐后开始放绳下人,乱闯笑着对保温瓶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保温瓶看了看他,什么话都没有说。
第一个断崖很容易就下去了。在第二个断崖边,郎中上了右侧的崖上系绳子,玩命在绳子系好前就先下去了。保温瓶跟着玩命,以为玩命站立的地方就是崖底,拉了绳索他很快来到玩命身边,这才发现行者孙误报了军情:玩命的站立处只是断崖中间的一个小平台,长不过七八十公分,最宽处不过二十几公分,勉强可以贴住两个人,而身下面的断崖至少还有六米高,30米的绳索对折后有15米长,可绳末端离崖底还差三米多。崖底呈锅底状,如果抓住绳末端往下跳必定滚到沟中间。
保温瓶向下看着,心里发怵,下半部分的断崖在上面根本观察不到,否则他大概也不会第二个跟下来。
幸亏孤岛带着一根五米长的背包带,保温瓶将它接在长绳子上,这下拉着绳索能够到崖底了。断崖壁有半边是湿的,保温瓶穿着登山鞋,知道鞋尖抓不住壁,心里还是有些虚,于是玩命奋勇先下到崖底。下面站了一个人,保温瓶心里塌实了许多,很快跟着下到沟底。第三个是雨菡,保温瓶刚想问她是否需要8字环,她已经开始下降了,而且毫不含糊地就下到沟底,这让保温瓶再次想起那次爬巴寨的情景。
一个接着一个,全体队员都安全地下了这个大断崖。保温瓶向高高的断崖上重新望了几眼,所有的惧怕在退路断绝的同时,荡然无存。
通常的溪谷都是越向上越陡,可白马山的这条沟是越往下越陡。队伍再次休息。在做山顶冻人还是继续下山的讨论中,大家全都表示要继续下山。退路已经没有,黑暗中企图在两侧的峭壁上做横切也根本没有可能。唯一的出路,只有眼前陡峭的山谷。
八道头灯的光亮,坚韧中带着希望,闪烁在山谷中。
又是一个六七米高的大石坎,队伍再次停了下来,郎中从左边绕了下去,只听得噼里啪啦通隆隆一阵乱响,不知他是爬是滚,是跳还是摔到了底下,接着听见郎中在下面发了话:“这里太陡,你们还是放绳子下来吧!”行者孙手上垮了绳索,过了大石头停在大树边,露着半个身子。在大石头这一边,保温瓶正扭过身重新将水壶装回包里,眼角的余光里就见行者孙的身影忽然就从石头边消失了,他下意识地“啊!”了一声,对整个世界的知觉瞬间都集中到了耳朵里:
刷——!一秒钟揪心的滑落声。
一个短暂的停顿。
刷——!!再一次的滑落声几乎让保温瓶的心停止了跳动。
两秒钟死寂般的沉静。
“行者孙!”雨菡带着哭腔喊了一声。
没有应答。
“行者孙!!”雨菡再次地喊了一声。
“我在这里!”行者孙答道。
雨菡与行者孙接下来的几句问答,让大家稍微放了心:这是一次近乎垂直的滑落,幸亏行者孙的背包保护了他的背部和头部,并且背包带在下滑中拌在了树桩上,将一次长的下滑分成了两次短的下滑。除了一只眼睛碰伤和腿部可能有挫伤外,行者孙并无大碍。郎中已经在下面为行者孙采取措施。保温瓶接了郎中抛上来的绳子,放到底下,开始下这个大坡。下面太黑,他看不清楚,于是从郎中路线的左边下去。离地还有两个人高时,不知怎地一脚踩空,他整个人就沿绳子滑了下来。从不带手套的保温瓶这回神奇地戴了双手套。他紧握绳索没有松手,尽管整个人是扭曲的,但还是脚先触地。他把后弯九十度的身体扳直,才看清了眼前的坡上有一个高大的内陷,从这里是无法下来的。玩命重新放下绳子,大家沿着郎中的路线一个个下到坡底。
简单处理过行者孙的伤口,又休息了一阵,队伍重新出发。溪谷陡峭如故,断崖和大石坎一个接着一个,长长的绳索几乎是刚收起来就接着重新放开。对于千米山,至少应该准备一长一短两根绳索。
再次地遇到一个“〉”形的断崖。由于断崖在中部凸出,下方的空间非常狭小且不平整,因此下方的接应很困难。这对一只腿挫伤乏力的行者孙而言存在着通过的困难。于是千米山活动中第一次采用了下降器——8字环。孤岛带有鞠绳,快挂和8字环,保温瓶带有扁带、主锁和8字环。自从在启孜峰学得下降器的使用方法后,保温瓶过一阵就要温习一次,现在总算派上了用场。他用扁绳在行者孙腰部和裆部兜成安全带,用主锁扣住;用鞠绳对折当短绳,连了主锁与快挂;再将8字环套好绳索扣在快挂上。一切准备就绪,他让行者孙左手握住上方的绳子,右手控制下方的绳子。行者孙一听就明白如何操作,很顺利地将自己降到崖下。
所有的断崖都成功地获得通过,很幸运,没有超过18米的断崖。艰苦的努力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半,终于,大家听到前锋郎中的一声欢呼:“看到水渠了!!!”
整个穿越经历了十四个半小时。而从海拔一千一百米开始下山谷,到海拔四百米的水渠,七百米下降用去了八个半小时。要不是前锋郎中的神勇,今晚队伍只能停留在山上。感谢郎中!
在水渠边,保温瓶停了下来。他摘下新买的,见证过这次穿越后已变得破烂不堪的手套,将它们摆在了水渠上。
————————————
我无法表达大家终于穿过水渠站在盘山公路上时的心情。那一刻,山下水电站的灯光是那样地柔和,黄师傅透过对讲机再次传来的声音是那样地亲切。
经历苦难后的一切都是那样地美好!
我无需再用任何语言为这篇作业做任何铺陈。对于这次艰苦卓绝的千米山穿越,光远由衷的感叹“经历过这一次穿越的队员,都将令我难以忘怀!”已成为每一个队员共同的心声。
2008年11月15-17日
理由同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丛林

Archiver|手机版|丛林穿行者 ( 粤ICP备18155597号 )  

GMT+8, 2024-5-14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