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丛林穿行者

 找回密码
 加入丛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改变愤青——关于西藏的历史 [复制链接]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8-23
经验
585 点
帖子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01:25: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十一郎
·上部·
一、藏族的起源
    从其本民族传说来看,是猕猴父亲与罗刹女母亲的后代,此说只能当作神话。
    藏族古老宗教苯教的说法,认为世界最初是由五种本原物质产生的一个发亮的卵和一个黑色的卵,从发亮的卵的中心生出人间的始祖什巴桑波奔赤,人类是从什巴桑波奔赤的后裔——天界和地界的神当中繁衍出来的。
    从人种学上来看,藏族与古代中国西部的羌族比较接近;另,鲜卑的一支“吐谷浑”曾部分融入藏族;其他的人种来源,还包括少量的尼泊尔人、汉人和印度人——但,印度人,本身又是一个非常混杂的概称:四大种姓以及诸多细分的分支,这个枝节可就说不清楚了。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先人,也根据地区分为几个不同的亚群体:粗的有中部卫藏四翼(今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部分地区)、下部青藏六岗、上部阿里三围(今阿里、那曲部分地区),细的还有康巴、安多、嘉绒等。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之间也不断地融合,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藏族。
    这一点,汉族亦不例外,在3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有许多来自东南西北的各个少数民族,融入了汉族。反过来,也有古汉族分化出去,成为今天的少数民族的。
    现在的西藏,另有门巴族和珞巴族,主要生活在林芝地区的大山里;还有居住有少量汉族、回族、纳西族和怒族。这里从略。
二、语言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一种拼音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藏族同胞学英语,要比汉族同胞快的多。
    这个语支还包括门巴族。
三、现代人的出现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得知,距今大约4000年前,青藏高原分散存在着一些文明,主要属于旧石器阶段和新石器阶段,最多不超过铁石并用阶段,包括尼洋文明(林芝)、卡若文化(昌都)、曲贡遗址(拉萨)等。
四、最早的氏族和部落联盟

    藏族传说中,最早的赛、穆、顿、东四大氏族和后续增加的惹、柱,根据其文化传递的脉络,相信仅仅是吐蕃的先人,而并不代表所有藏族先人。据说前四个氏族具有神的血统,相信在当时它们的生产力比较先进。
    藏族先民的部落群发展到公元六世纪前后,形成了数十个部落联盟。其中分布在西藏地区的有所谓“四十小邦”,由四十小邦又合并为“十二小邦”。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十二小邦中有:“象雄”,位于西部阿里、拉达克一带,汉文史籍称为大小羊同,认为是西羌的一个部落;“娘若切喀尔”、“努布”、“娘若香波”,位于后藏江孜一带;“卓木南木松”,位于亚东到锡金一带;“几若江恩”、‘岩波查松”、“龙木若雅松”,位于拉萨河流域;“雅茹玉西”、“俄玉邦噶”、“埃玉朱西”,位于西藏山南一带;“工布哲那”,位于工布地区;“娘玉达松”,位于娘布地区;“达布朱西”,位于塔工地区;“琛玉古玉”,位于桑耶地区;“苏毗雅松”,位于藏北草原直到玉树、甘孜地区,汉文史籍称它为西羌中的一个大部落。另有后来建立吐蕃王朝的“悉补野”部落,位于山南琼结一带。——《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西藏历史》陈庆英著。
五、缺乏信史的悉补野部落世系(前31世)

    在传到松赞干布之前(松赞干布属于这个世系),传说有31世,但无法得到实际证据的证实或证伪。
    据《红史》认为,从聂赤赞普到松赞干布出生为810年。但笔者认为,即使以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平均寿命35.5岁为底子,每位部落首领平均在位时间能达到15年,就很了不起了。照此推算,松赞干布生于公元617年,也就是说悉补野部落世系的传说历史,最多可以上溯470年、到公元150年前后。此时是东汉恒帝年间,距张骞、李广、卫青、霍去病西征匈奴晚了近300年。
    悉补野部落,是卫藏地区的部落之一,主要聚居在雅鲁藏布江支流的雅砻河流域(今山南地区乃东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兼顾牧业的部落。
    到这个阶段,还没有成系统的文字,信仰原始的多神崇拜——苯教。
六、吐蕃王朝和赞普世系的建立(公元七世纪中)
    吐蕃,就是现在Tibet的词音与词义来源。“bod”,为古代藏族自称。
    悉补野部落传到松赞干布父亲的时候,已经是附近诸部落联盟的首领,大致统辖了今山南和拉萨交界的区域,相当有势力。但象雄(在今阿里)和牦牛苏毗等距离较远一些小邦或部落联盟,则并未臣服于悉补野部落率领的联盟。
    到了第32代首领松赞干布手上,他东征西讨、合纵连横,先征服了位于东北部的苏毗国(属于今昌都地区);然后迁居于更加富饶和开阔的拉萨河谷,建立吐蕃王朝;随即出兵象雄、破象雄王李弥夏之政权,受象雄一切疆域(今阿里地区一部、那曲地区)和人民于治下;接着,攻打东南部的白兰羌和绛地(南诏),获得许多财物和土地;拥有这样的基础之后,松赞干布一方面整理内政,一方面出击北方,纳吐谷浑属地(青海南部)于治下,抢了吐谷浑的大量赀畜,迫使吐谷浑北迁;最后与大唐交锋,先胜后败,在青海一线维持僵局。
    连年征战,可见当时吐蕃军队强大的战斗力。然而,与大唐的战争,也使吐蕃遇到了拓展疆域的极限。
    松赞干布除了建立吐蕃王朝,还做了几件很牛的事:
    1、命人制订藏文字——以梵语为主要参考,结合自有语言的语法,统一了各种版本的语言符号。
    2、重视外来的佛教,并在佛教与苯教的竞争中,站在了佛教一边——确立不那么激烈的佛教为国教。
    佛教在“前传期”的入藏,有3个流传途径——印度、西域和中土。
    3、大搞政治婚姻——先后迎娶了“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央”妃嘉姆增、“尼泊尔”墀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等为妻。
    在文成公主进藏一事上,笔者听到过一个民间传说,指迎娶的大臣私下与文成公主有了“那个”——路上走走停停有一年多——还生了个小孩。但松赞干布并未计较此事,还重赏了迎亲大臣,想见他懂得政治利益至高才是王者的思维。同时,这位大臣,也可能掌握着相当雄厚的政治资本,松赞干布需有所顾及。此说,不足为信史。
    4、与周边最强盛的大唐结为“战略伙伴关系”。
    松赞干布时期,也是唐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唐太宗与唐高宗在位。吐蕃军队打仗,突进和抢东西很厉害,但占领疆域则不成,一城一池的阵地战干不过唐军。于是,几场征战下来,双方选择了长期的“和为贵”,唐高宗曾“提升”松赞干布为“附巴都尉”职位、“西海郡王”王位、“賨王”。不过这些封赏,主要是名义上的,不代表太多的实际意义。松赞干布之后,吐蕃对唐的态度是:时反、时贡。
    5、遣使往大唐和印度,学习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吐蕃的第一部历法,即起源于中原。十二生肖的排序,至今尤见于藏历纪年。
    6、建立了一系列的治国规范。
    从松赞干布起,建立了吐蕃王国的赞普世系。赞普是“强大男人”的意思。吐蕃的政制架构,主要借鉴自唐朝,国王是赞普,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其下又设都护一人,主持管理属部、军事征讨等事务。设内大相、内副相、内下相各一人,主管王朝内部政事。主管王朝司法事务的官员是刑部尚书、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
    虽有这样的架构,吐蕃的治国“规则”依然是分封的贵族政治。自赞普及以下三部分组成的统治机构,藏语称“尚论掣逋突瞿”,意思是由王室和贵族掌握着的吐蕃全部政权。
    赞普与群臣“每年举行一次小盟、三年举行一次大盟”——这个频率,让俺联想起前些年广州“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口号。始作俑者,难道在这儿?呵呵,跑题了——吐蕃王朝,通过盟誓、保证臣下世代无条件效忠王室这一点,与中原的大一统集权,完全不一样,要留意。
七、吐蕃王朝与大唐的互动
    公元700~704年,赞普“都松芒波杰”出兵唐境的松州、洮州等地,并又一次占领南诏,最后卒于该地。此时,正是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周圣神皇帝”武曌(则天)美女在中原当政——不过生于624年的她,已是风烛残年,应无暇顾及西陲战事——705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薨。
    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把金城公主嫁给赞普“墀德祖赞”为偏妃,汉传佛教在此期间,荣光过一阵。另,金城公主还带去了汉地的丝织品、各种技工和龟兹的器乐,大大带动了吐蕃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八卦一下:金城公主入藏,本为嫁与吐蕃王子“善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本来有望当王子妃,并终成王后的她,只好嫁与公公为偏室。金城公主在藏期间,多次参与政事,为弥合汉藏间隔,所做尤多。
    八卦二下:野史传闻,墀德祖赞的王位继承人“墀松德赞”,原为金城公主所生,但被大妃抢夺。金城公主为此不梳不洗历时一年有余,经过诸多磨难,公主方与儿子团聚。此故事,很像市井中人的想当然,当不得真。
    不过,金城公主一女子远嫁高原,在故国与夫国之间,操心劳神、郁郁30载而殁,可为一叹。
    公元762年,赞普“墀松德赞”发兵10万,攻战了唐朝都城长安,唐代宗李豫出逃陕州,吐蕃军“哄抢”长安15日后撤出。
    “墀松德赞”在位期间,印传佛教(渐门派)和汉传佛教(顿门派)两大僧侣团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都拿起刀子、准备“开练”。“墀松德赞”分隔两派,并主持双方高僧的大辩论,最终他宣布:渐门派胜出。他下令说:“从今以后,在吐蕃不准推行顿门派的教法,蕃人‘见’应依龙树的宗规,‘行’当依六波罗密多。”汉来高僧撤出,本地顿派个别信徒自杀、其余别改宗“渐门”。此举,表面上是佛教派别之争,实则有赞普的政治用心——毕竟,大唐是吐蕃最近、且最大的威胁。汉传佛教从此脱离藏地。
    “墀松德赞”55岁退位,立王子牟尼为赞普,当时是公元796年,唐穆宗李恒刚刚继位1年。牟尼赞普在超荐故王“墀松德赞”的事情上,遇到佛、苯之间矛盾的尖锐爆发,最后还是佛教胜出。
    牟尼王子之弟、赞普“墀德松赞”在位期间,积极寻求与大唐的和解、共存。公元823年,在拉萨大昭寺前面刻立了《甥舅和盟碑》:“圣神赞普墀德松赞心思深鸿被,晓明政权之事,以慈愍之恩情,无有内外之分,普及八方,亦会晤四方诸王而和谈,与汉地联姻友好,亲如一家,协和社稷如一,甥舅二方相在同心,与唐王文武孝德皇帝会晤和谈,明解旧有怨仇,互派使者,互致书信。经常互送礼品,然和谈大盟尚未成就,甥舅和谈亦未究竟,成为憾事……”基本结束了唐蕃之间长期以来大小规模的战争。此时,大唐在位的皇帝应为唐穆宗李恒。距唐亡,尚有84年;距吐蕃崩溃,则仅剩20多年。
   
    吐蕃与大唐的关系,时战时和。究其规律,类似于:你拳头大时,认你当老大;你拳头小时,抢你没商量。唐蕃战争的一个主要利益点,在于争夺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并获取相关利益。
八、吐蕃王朝的倒闭和赞普世系的崩溃(公元九世纪中)

    到了公元九世纪中,从松赞干布绵延10位赞普,传到了朗达玛(生于公元815年)手上。
    朗达玛干了两件大事:废除佛法;使吐蕃王朝倒闭。
    按照“文科同学”的思维定式,总会认为:是因为朗达玛灭佛,才造成吐蕃玩完的。
    其实,不然。
    一个王朝之所以会衰败,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一般是财政和管理上出了大问题。朗达玛灭佛,只是想解决这些问题,但没成想积重难返、事情反而“搞大了”!
    佛教徒,总倾向于认为这个朗达玛是个不正常的“二杆子”,无理取闹地扶植苯教、打击佛教。其实呢,在朗达玛即位前后,吐蕃就已经出现了财政上的严重问题,比如边远地区的军队得不到足够的粮饷。
    而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有个特别大的问题——过度集中社会财富于寺庙,不仅制约生产力,也给当政的老大出难题——寺庙所属百姓,无需对政府缴税——他婶子的,这还了得!
    这个问题扯开来说,笔者以为,佛教之所以在其发源地古印度(含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式微,有两大自身的原因:社会财富过于集中于佛教寺庙;教义经典精微得有些繁文缛节,文化程度低的百姓加深信仰有障碍,结果竞争不过其他的宗教。
    于是,对于朗达玛灭佛的深层解释是:取佛教寺庙的财富,为国王所用。这大哥于是就采用霹雳手段:毁寺庙、焚佛经、埋佛像、驱僧尼。当然,还得扶持一个替代品——苯教。
    朗达玛这么干,得罪了一大批宗教势力和贵族势力。于是,最终被一位刺客拉隆贝吉多杰刺杀于当堂——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第一次采取暴力手段成功干涉政治的开端。
    巧合的是,此时正是晚唐的“会昌中兴”,唐武宗也是个灭佛的能人——不仅灭佛,除了道教,佛、景、祆……他谁都灭。
    “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
    武宗与朗达玛的共同之处在于:贵为帝王,兜里没钱,只好打出家人的主意了——谁让你藏富于庙呢?
    但武宗至少善始善终、还会同前后任上演了一出“会昌中兴”的好戏,朗达玛则倒霉得很——不仅自己身亡于位,而且两个儿子允丹和微松,在各自强大母系贵族的支持下,同根相煎、兄弟阋墙,最终导致869年的平民的大起义。到877年起义军发掘赞普王陵,正式结束了历时两个多世纪的吐蕃王朝。唐朝军队,亦趁此机会收复了大片被吐蕃统占的西部边镇。
    之后,中原与雪域,各自陷入了一段内乱时期,谁也没有精力顾及对方。
    需要说明的是:吐蕃王朝对雪域高原的统治,区域面积时大、时小,上下之间时合、时离,并没有达到完全一统的地步。权力结构,趋向于联盟、分封、代理制,不能照搬中原的大一统集权方式去对应理解。
九、藏传佛教的前传期(公元6 40-840年)

    以朗达玛灭佛为分水岭,藏传佛教有前传期和后宏期两个时期。
    前传期的藏传佛教,虽说大部分经典来自印度,但汉地的影响也明显存在——现在大昭寺供奉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即来自文成公主。
    前传期的特征是:
    1、佛教与苯教斗争,印度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竞争;
    2、佛法的传入,系统性的翻译和整理工作,做得不多;
    3、宗教更多的是政治的附庸,还未形成所谓的“政教合一”——关于后弘期的“政教合一”,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政权与教权完全合二为一”,后文再说;
    4、由于佛教要与苯教进行“比拼”以起到收服、震慑的作用,所以特别重视各种咒语和法术(“特异功能”?)的修炼。
    5、印度佛教在进入的同时,也适当接纳了苯教和当地的一些神灵、仪轨、法器等——转经筒、风马旗、玛尼石、经幡等,既是例证。
    前传期印度来藏的知名大师有:寂护大师、莲花生大师。
    寂护大师,是一位精通佛法经典的学者型高僧。他在藏地传教期间,因不擅长与苯教法师斗法所需的“神通”,而极力向赞普墀德祖赞举荐莲花生入藏。
    莲花生大师在进藏前,不仅周游印度、学得了高深的佛法,而且据说还在汉地的五台山等地修行过(另有一说,指来汉地的“莲花生”是重名、不同人,存疑)。“见过大世面”的他,更像一位雅俗皆通、脚踩黑白的实干型高僧。
    莲花生大师进藏(约750年自印度启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收服沿途苯教徒改宗佛教的过程。从种种传说的神奇事迹来看,我相信,他除了精通佛法,更应具备特异功能、魔术、杂技、心理学甚至药理学等多种特长。
    公元754年,莲花生大师主持建成了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元素的正规佛教寺庙——桑耶寺。761~774年他和寂护等高僧组织翻译了大批印度佛经,传授给许多本地僧人,并吸纳贵族子弟为僧侣、扩大受众层面——是为藏传佛教前传期的里程碑。他约于804年离藏回印,在达罗毗荼建寺传法12年,以后不知所踪。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前传期最出名的西来高僧。而今在西藏,有许多据说是他当年修行过的地方,被当作圣地崇拜。许多神奇故事,以他的名义得到传播,但有多少是张冠李戴、又有多少是穿凿附会?无从证实,亦无法证伪。
    前传期,佛教入藏,基本上达到了落地生根的目的,但也几起几伏,并非一帆风顺。到了朗达玛灭佛,则正式告一段落。
    吐蕃王朝自松赞干布以下诸赞普,之所以积极采用外来佛教为国教,我以为,或许有以下几种考虑:
    1、佛教崇拜的偶像,比苯教简单,信徒间的矛盾不像多神的苯教徒之间那么激烈——您想,如果相邻村子之间,却因为你信的是石头、我信的是白云,而不断发生摩擦,这生产力还如何提高呢?
    2、佛教讲究的“善”和“修来世”,比较利于统治者的管理——高原的环境,生产力发展毕竟有限、群众受教育的水准也不高——人际关系以“善”为本,民众间可以和睦相处;遇到灾难或人祸,现世有困难,还可以“修来世”,算是个精神寄托。
    3、佛教修行中讲究的禁欲和苦修,有利于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鼓励一种“勤俭+内敛”的生活风气。
    4、佛教理论,比苯教系统得多。有利于对万事万物做出或‘合理’、或‘不合理但高深’的解释——易于做普及性说服工作。
    总之,所有宗教信仰,若能在一方水土得以安营扎寨、生生不息,归根结底:是现实需求在起作用。
    若换一个讲打讲杀的宗教,在同一宗教内、不同教派之间互相掏刀子、扔“人体炸弹”,恐怕就足已使人烟稀少的高原,彻底成为“无人区”了。
    前传期之后,是一段混乱期,许多佛教徒改回苯教,但也有不少坚定份子逃往远离拉萨的偏远地区“保留火种”,同时把难以带走的佛像、法器、佛经等物埋于地下——到了后弘期挖出的当年佛经等,也叫做“伏藏”。
    前传期留下的最大的一个概念是“宁玛派”。宁玛是藏语“古老”、“旧”的意思,以有别于后弘期出现的所有教派。宁玛派,与萨迦、噶举、噶当、觉囊、格鲁等后弘期出现的教派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1、宁玛派没有一个统一的、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形僧团组织,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唯一的教派首领。严格意义上,它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教派。
    2、宁玛派很注重各种咒语和法术的修行,因此在这些方面也卓有成就。
    3、宁玛派是最早的藏传佛教教派。
    最后,稍微说说苯教。
    苯教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使在佛教成为主流的期间,苯教也并没有消亡。苯教发展至今,其教义、仪轨、术语、偶像等,通过向佛教借鉴,也得到了系统化的进步。
    除了宗教意义上的苯教,藏族的许多生活习惯,也有着深厚的“苯教”烙印。在这方面,已经脱离了宗教的意义,而进入了民俗或社会人类学的范畴,此处暂不展开。
    可以说,作为藏族本原信仰的“苯教”,对民族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依然是“虽不现于肌肤、却深深浸透在每一个毛孔”。
预告:
    “中部”将着重说说:
    1、后弘期的过程、几大教派的形成;
    2、几个相对集中的割据势力的产生、衰败;
    3、政教关系的演化;
    4、各教派之间的关系;
    5、宋、元、明、清各朝,中央政权与西藏地方政权的往来、关系;
    6、蒙古部落武装、南部小国进犯对藏地的影响。
    “下部”将着重说说:
    1、格鲁派的崛起与佛教昌盛对生产力的束缚和制约;
    2、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对近代西藏的影响;
    4、格鲁派政权“噶厦政府”的架构设置、行政特点;
    5、自有达/赖之后的藏民社会;
    6、从西姆拉条约到十七条。
【未完·待续】
P.S. 俺以为,愤青是个全球现象,以shability和erbility为主,含有少部分drunbility,基本没有啥newbilit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5 18:03:12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尘世踯躅 仙境攀登 岁月蹉跎 须臾永恒 博客 相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12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7-10-18
经验
606 点
帖子
538
沙发
发表于 2008-4-16 02:11:48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习中~~~(突然发现小学历史课真的没学好)
期待下部新鲜出炉。另外,能否弄点关于阿里的介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5 18:16:44编辑过]

云生雨,土生田,时光生流年,挚爱生明眸,宽厚生笑颜;人胜物,命胜钱,问候胜杯盏,来鸿胜去雁,明朝胜今天。 我是烟花,你点燃了我,让我在天空中炸开,当我开到最灿烂的时候,我照亮了你,可烟花却只能亮一次…… 个人主页地址:http://www.jiabeibei.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222 次
红花
12 朵
注册时间
2003-7-17
经验
4554 点
帖子
5869
躺椅
发表于 2008-4-16 02:32:53 |只看该作者
去年也正是这个时候,那天与边巴扎西相约晚餐,正好郎兄当日到拉萨。席间有幸倾听了郎兄对西藏方方面面的高谈阔论,恰好给了我一次恶补的机会。恍惚间就似昨日。今天的西藏已是另一番景象,细想起来挺悲悯的感觉!谢谢郎兄的“知识普及”,期待续集!
轰隆隆我走了,
正如我轰隆隆地来,
挥一挥衣袖,
带走所有的云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74 次
红花
4 朵
注册时间
2004-5-19
经验
1123 点
帖子
0
板凳
发表于 2008-4-16 19:19:32 |只看该作者
拜读,期待续文。最后一句的英文词没看懂,问了几个英语语言学教授,都傻眼了。问了隔壁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他告诉我,那句话的意思是:P.S. 俺以为,愤青是个全球现象,以傻B和二B为主,含有少部分装B,基本没有啥牛B。小朋友之后对我说,你真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140 次
红花
6 朵
注册时间
2003-10-10
经验
1633 点
帖子
0
马扎
发表于 2008-4-16 19:36:59 |只看该作者
路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6 12:18:27编辑过]

随风千里 自在从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9 次
活动
114 次
红花
5 朵
注册时间
2004-3-1
经验
1059 点
帖子
950
木板
发表于 2008-4-17 01:02:25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过,但是记不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12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4-1-29
经验
1157 点
帖子
919
地席
发表于 2008-4-17 04:23:53 |只看该作者
感谢十一郎,我还是第一次这么系统地学习西藏的宗教发展史。呵呵,偶太木有文化了
to昏鸦:照你说的‘愤青’应该改个叫法了,'fenblity' 很in,很时髦。我看法国有fenbility倾向的人不是欠扁,而是欠开会——
我的一个曾在国内某公司任director的女同学,当时和4个法国半大小子同租一个flat。这几个小子每天 guitar+wine开party, 吵得我的同学无法正常休息,经常向我诉苦。直到有一天她得意地告诉我那几个小子老实了,我PF地问她怎么做到的,她脱口而出‘召集他们开会啊’,‘我警告他们,他们的行为代表着他们国家。。。’   现在是时候召集法国的fenbility开会了,他们这么无知兼无耻的行为代表的是他们的国家,嘿嘿。
Good good sudy Day day up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3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11-8
经验
626 点
帖子
538
坐垫
发表于 2008-4-17 17:58:36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上:又被彻底地严重地洗了一回脑!
细雨湿衣终未见,闲花落地应有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3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11-8
经验
626 点
帖子
538
石凳
发表于 2008-4-17 18:53:48 |只看该作者
读藏史要区分开三个不同的概念:西藏的历史,藏族的历史和藏区的历史!
现今的西藏地区的藏民主要是以古羌人为主体的各部落混合后裔;
青海地区和甘南的藏民主要是由东胡人的后裔吐谷浑人以及吐火罗人,西羌人组成;(吐谷浑的来源看后面详述)
川北川西嘉戎藏民和康巴藏民主要由亡国后的西夏党项人组成,后被藏民强行同化.
很多人对青海藏民多属东湖人的后裔这一"谬论"不太理解:下面的一段文字摘抄是几年前我分别以"愤怒的果子狸"和"易水寒"为网名在其它网站发表的帖子,可能有所帮助!
     ...........关于东湖人的后裔鲜卑人,我在这里想多说几句,因为鲜卑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实在是令人咂舌!
     鲜卑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北部的鲜卑山,魏晋之前开始分两支向外迁徙:一路向南,一路向东. 南下的这一支溶进了汉文化圈,其后裔利用所掌握的汉人发明的方块字,以当时温暖湿润的河套平原,雁北平原和汾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他们吸收汉人先进的治国经验,彻底进行农业改革,大大提高了汉文化圈的生产力,被认为真正拉开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序幕!公元6世纪,经历了短暂沉寂的鲜卑人再次利用这种方块文化东征西讨、以富饶的汾,渭河平原为依托,吸收汉族的精髓,融合汉族的血液,在中原地区建立了举世闻名、幅员辽阔的隋朝和唐王朝.历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如拓跋宏(孝文帝)、杨坚,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体内都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其中孝文帝,隋文帝和唐太宗以对内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对外积极地倡导开放政策而被载入史册! (顺便说一句:李渊的体内只有四分之一汉人血液)
     鲜卑人向东迁徙的一支最远到达了辽东地区及渤海边.到了土谷浑的那个时代,由于兄弟闹不和,吐谷浑带领一支部落一路向西迁徙,策马扬鞭飞越蒙古大草原,再挥师南下,经河套,越秦岭到达甘肃南部,再经过青海湖最终在柴达木盆地及其周围落住脚,消灭,同化或驱赶走氐羌部族,建立了强大的吐谷浑王国达三百年之久.........
     留在辽东地区的这部分鲜卑人遭遇了来自松花江及鸭绿江流域的濊貊部落的后代即高句丽人和挹娄游猎部落.鲜卑人,挹娄人和高句丽人经过连年混战和长期融合,逐渐演变成一统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一个强大民族,足以和南面的汉人分庭抗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在其疆域内兼并统一了数个小濊貊部落,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南面的东夷汉族部落..........
   本人一向在丛林网说话谨慎,今天斗胆胡言乱语一番,好在不涉及政治,请各位尽管拍砖,拍的越多俺心里越舒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7 10:56:02编辑过]

细雨湿衣终未见,闲花落地应有声

使用道具 举报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8-23
经验
585 点
帖子
0
10#
发表于 2008-4-17 19:34:55 |只看该作者
感谢过总给大伙又提供了一扇窗户!
这个敏感时期,少说政治是明智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7 11:45:17编辑过]

尘世踯躅 仙境攀登 岁月蹉跎 须臾永恒 博客 相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7-18
经验
1915 点
帖子
1522
11#
发表于 2008-4-22 01:39:19 |只看该作者
学习
锻炼身体,攀登更高山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丛林

Archiver|手机版|丛林穿行者 ( 粤ICP备18155597号 )  

GMT+8, 2024-5-29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