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丛林穿行者

 找回密码
 加入丛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烧友之批判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1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8-16
经验
72 点
帖子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2-10 16:3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贴一个东西(部分节选):
发烧友之批判
大家注意,这里所说的发烧,并非乍暖还寒时容易出现的症状,而是指被当下的大众品位和传媒力量所毒害之后的一种集体性癔症。说老实话,这比一般因感冒而引起的发烧可怕多了。主要的症状是:对某些器材的热爱超过了临界点,热衷于同这个小圈子里的人交往,即使是碰到了圈外人也会滔滔不绝说上半天,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总觉得天下什么事都比不上自己中意的那件,谈起来脸上就流露出朝圣般的表情,为了不停地追逐更新更好的器材,往往不顾老婆孩子、不怕倾家荡产,因为在圈内总有手里拥有更好器材的人,如果达到一定数量,大家就管他叫老师。这样的老师往往并不是腰缠万贯者,通常,老师的家里会有面有菜色的老婆孩子……总的来说,他们都是一些油盐不进的榆木疙瘩,老美管这种人叫做NUTS,本意是坚果,的确,很形象。
在众多发烧友当中,摄影发烧友人数最为众多。通常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沙龙,这些沙龙的存在基于两个目的,交流摄影作品和展示手里的摄影器材。正如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谈到的那样,影像是不能交流的,那么剩下的只能比比手的家伙了。当然,也有人会反驳这个观点,大家看别人的照片,跟着学习,怎么不是交流呢?很遗憾,据我所知,这类交流往往与摄影艺术无关,他们会精确地记录下那棵漂亮的杨树位于河北坝上的那一个位置,山南还是山北,草几时黄,叶子几时红,然后按图索骥,或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或是在烈日高悬的夏天,往那棵树进军,然后满足于拍回来相同的照片,互相吹捧。
所以,在任何不毛之地,更不要说是名山大川了,常常可以看到这些身穿着酷似防弹背心的朋友,三五成群各自拎着大大小小器材,就差脸上没写摄影两个字,像一群鸟一样飞来飞去,他们当中的骨灰级人物可以为了一棵树每年坚持去坝上创作——这是他们自己定义的;为了一丝光线在黄山排云亭耗山几天,为的就是抄袭得更像一些。摄影这种关照人类心灵的东西在他们任劳任怨的努力之下,变成了机械的,缺乏想像力的体力活。
这些还算是好的,圈子里的有些大虾已经完全不拍照片了,他们买进当下最高档的相机,然后等待更高档的被生产出来。有一位大虾在论坛上这样写:“我经常把我的莱卡M7放在一个尼龙袋里,随身带着,有时候会放进一个胶卷,但更多时候里面是空的,有一次一个手端佳能大炮的人坐在我边上,好奇心让他看了看我的尼龙袋,顿时大惊,邀我到旁边的星巴克一坐,相谈甚欢。”我认为他应该在加上一句:顿生惺惺相惜之情。照相机已经是他的标识,为了有这样的归属感,他经常带着两万多块的空相机转悠,我个人认为,纯粹吃饱了撑的。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之所以讨厌发烧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行径在我看来多么不可思议,而是他们喜好的东西都遮盖着一层令我向往的光芒,而当发现他们真正喜欢的是发出光芒的松木火把时,令我大感失望。
还有一类发烧友经常在自己身上贴上自由、活力和无所羁绊的标签,在网上,他们互称驴友。这些在城市中也身着红黄蓝绿冲锋衣的哥们,站在路口颇似一盏交通灯。他们管自己的爱好叫做“自虐”,倒真说到了点子上,原来我还以为这是调侃,事实证明我是多么的后知后觉。直到我在离杭州不远的桃花岛上和他们相遇时,才对这个貌似自由、有趣、见多识广的群体发生严重的怀疑。大家知道,桃花岛离开宁波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加船程,而他们每一个都是按照美国大兵沙漠风暴行动的标准打扮自己的,除了少把M16,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一水全新的户外名牌,扎在沙滩上的帐篷据说能抗7级台风,水壶能24小时保温并且保证7天水质,要知道,距离一百米以外的大排档里的热水源源不断免费供应。他们还有全部印着英文的压缩食品,能够魔术般利用化学将其变得热气腾腾,这样的东西他们有很多,估计能喂饱一个连的战士。他们背上背囊的样子看起来能够直接出发去可可西里,但是这个样子在桃花岛就实在显得可笑。
据说他们背着几十斤的东西已经在岛上转悠三圈了,可是到晚餐的时候,他们仍坚持在帐篷里面享用压缩食品,而对旁边海鲜的香味表示不屑,还好在我吃饭的时候,看见他们当中的几个人偷偷摸摸地进来点了几个菜,于是心理有些安慰,总算有离人本性近一些的发烧友。可是当他们在餐桌上谈起一种价值几万块、适合在足以去南极使用的帐篷时,我的心又沉了下去。
还有一类发烧友没有像前两种那么显山露水,姑且可以称之为“闷烧”。那就是音响发烧友,玩HIFI,就把前两种比下去了,据说有些音响配置,一根线就几千块钱,花上百万配置一套音响的也大有人在。据他们说,都是被古典音乐带上这条道的,可见有时候艺术这东西还真祸害人。如果说摄影发烧友被自己的眼睛所桎梏、旅游发烧友被自己的双腿桎梏,那么音乐发烧友无疑是被自己的耳朵所桎梏。发烧到极致,也就是离开音乐最远的时候。在我看来,对于耳朵官能的满足远远大于音乐对于心灵的满足。除了配置极品的音响之外,他们惟一的乐趣就是寻找各色各样版本的CD,有个老兄家里囤积着大量的正版CD,光《1812》就有五个版本,其中两个是有真实大炮音效的,为什么买两个呢,是因为这是由两门不同的大炮所发出的音响。他每天所做最多的就是给CD擦灰尘,口里喃喃自语:“没有时间听啊。”我觉得,他压根就没想听,实际上这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发烧没错,不要烧得走火入魔才是正道。

----------------------------------------------
天涯孤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天涯孤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7-18
经验
1915 点
帖子
1522
沙发
发表于 2004-2-10 16:35:50 |只看该作者
郁闷
我觉得你是在说大勇MM啊
锻炼身体,攀登更高山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95 次
红花
4 朵
注册时间
2003-7-17
经验
2390 点
帖子
1750
躺椅
发表于 2004-2-10 18:25:27 |只看该作者
我身边就有这种人,装备可以登雪山啦,却只是普通的旅游。不管喜欢上哪种户外运动,首要的是要购置一批名牌的、靓丽的装备!虽然这些装备可能只使用一次。
乖还是不乖这是一个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3-7-18
经验
1915 点
帖子
1522
板凳
发表于 2004-2-10 21:36:0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昏鸦在2004-2-10 13:10:42的发言:
发烧分很多种,网上各种各样发烧成千上万种。这都是纯粹个人事,只要不是干坏事影响他人就行。
比如同样是摄影,有人是对艺术的发烧,有人已经实际变成了对器材的发烧,都是可以理解的。就像登山发烧,牵强那么多废话理说对个人性格、品质、体能等好处,可更多不爱爬山的人照样能办到甚至做的更好。
无论那一种发烧,我觉得目的都是一种阶段性的精神寄托与愉悦,讲究过程或者目的,而未必一定要讲究实用性,只是我们外人更多从实用的角度看待,并从自己的角度批判他们。
有道理
锻炼身体,攀登更高山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年度活动
17 次
活动
430 次
红花
17 朵
注册时间
2003-7-17
经验
16802 点
帖子
19102
马扎
发表于 2004-2-10 22:21:10 |只看该作者
吾非鸦,但知鸦之昏,嘻嘻!(此句非指鸦上述之语,与本题无关)
其实谁做什么都无可厚非,正如鸦所说,自己觉得快乐就好了。
也曾读过一篇与户外人士有关的文章,诙谐有趣,文章也没有直接拿来批判,只是说了一下现在许多有趣的现象,相信不少人看过。比如,去西藏非得GTX冲锋衣在身,手一伸,就告诉朋友我现在在海拔多少多少米的地方,而同样自己的身旁就可能会有个普普通通的藏族老大妈,穿着一件既不防水也不防风的布衣自自然然拎着菜篮子去买菜。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所以你会在许多旅游区显而易见分出谁是游客谁是本地人,只有像张高峰那样在拉萨待了那么久将自己的容颜都融进去的时候才可能不易被分辨。
其实,在读我提过的那篇文章时,我也曾经汗颜,里面多多少少有自己的一些影子,没有谁对谁错,就看你自己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一类人了,其实,我很希望自己能平和,再平和一点。
有神奇的力量指引我的方向。
这种事情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我从每次经历中得到成长。
成长是安全的。
我相信宇宙。我有胆量。我是独立的。
嗡嘛呢叭咪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年度活动
2 次
活动
232 次
红花
10 朵
注册时间
2003-7-31
经验
3908 点
帖子
6664
木板
发表于 2004-2-10 23:01:41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帖子后,我马上估算了一下自己的装备费用:
背包:350元,BP TIBET55特价;另捡了一个不要钱的35升包;
帐篷等:160+20+100=280,估计不能抵抗四级以上的风,也没有用过;
刀子:140,从来没用过,有三斤多,还没开锋,从来都是负重用;
鞋:100,在丽江买的假所罗门,穿得很舒服,但45元军胶已经穿烂了;
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估计也就500?或者更少?可能所有装备不到1500。
但是我每个礼拜坚持爬山了呀........这就够了。真TMD是头穷驴。
通讯基本靠吼,防寒基本靠抖,开路基本靠手,FB基本靠酒,迷路就往回走,登顶基本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4-2-2
经验
386 点
帖子
303
地席
发表于 2004-2-11 01:34:1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昏鸦在2004-2-10 13:10:42的发言:
发烧分很多种,网上各种各样发烧成千上万种。这都是纯粹个人事,只要不是干坏事影响他人就行。
比如同样是摄影,有人是对艺术的发烧,有人已经实际变成了对器材的发烧,都是可以理解的。就像登山发烧,牵强那么多废话理说对个人性格、品质、体能等好处,可更多不爱爬山的人照样能办到甚至做的更好。
无论那一种发烧,我觉得目的都是一种阶段性的精神寄托与愉悦,讲究过程或者目的,而未必一定要讲究实用性,只是我们外人更多从实用的角度看待,并从自己的角度批判他们。
昏鸦同学不爬山后的又一智力反弹力作--!!!
严重同意昏鸦同学的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丛林

Archiver|手机版|丛林穿行者 ( 粤ICP备18155597号 )  

GMT+8, 2024-6-1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