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丛林穿行者

 找回密码
 加入丛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桑珠小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西徒步路线简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年度活动
2 次
活动
151 次
红花
5 朵
注册时间
2003-10-21
经验
4575 点
帖子
7491
马扎
发表于 2009-1-20 23:24:38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藏先!看看有没离陕西近的,春节期间可去溜达一下下。明天回家了,借此预祝丛林的XDJM们新年快乐!牛年牛气冲天!(股票哈)也祝小莉妹妹心情快乐!新年新气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年度活动
17 次
活动
430 次
红花
17 朵
注册时间
2003-7-17
经验
16802 点
帖子
19102
板凳
发表于 2009-1-20 22:11:14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寒料峭五台山穿越简单攻略:

行程安排:
原计划:2.26  中午前到达北京,晚上坐去五台山的火车,零点时分到达台怀镇,休息。
实际行程:2.26坐19:03的1163次北京-韩城的火车,1:57到达五台山火车站(当地人称砂河火车站,地属五台山火车站并不在五台山,是在离五台山40公里的繁峙县砂河镇,火车39元/人),没有按照计划休息,而是在2.27凌晨3:00搭乘中巴前往五台山的鸿门岩,20元/人。
车内很暖,而车外很冷。因为路线不熟悉,所以没有及时添加防寒衣物,以致于到了鸿门岩被大风吹了一个下马威。
为了行程顺利,也没有按计划住宿,而且选择了继续。
原计划:2.27  台怀镇--鸿门岩(中巴1小时)--东台(徒步40分钟),东台又称望海峰,台顶如鳌鱼脊,海拔2795米--北台,又称叶斗峰,最高峰海拔3058米,(徒步6-7小时),休息;
实际行程:2.27凌晨4:00迷迷糊糊到达鸿门岩,被司机叫醒,面对车外荒芜人迹冰雪世界和大风有些犹疑,最终还是下车。
立即在一堆石头后面换衣服,最麻烦的就是添加抓绒裤,太冷了!最后的穿着:羽绒衣、冲锋衣、抓绒衣、排汗内衣裤、抓绒裤、冲锋裤、2双厚羊毛袜、防风抓绒手套、头巾、抓绒帽、头灯(注意低温耗电情况)、登山杖
4人顶着大风以及寒冷的天气,4:40出发,沿着盘山路,天黑路不熟悉没有抄近道;1人前锋,1人收尾。
5:40到达东台,又称望海峰,海拔2795米。犬吠,门闭,失望中大门洞开,被望海寺的师傅领进有热炕的屋子,方缓过劲来。
3人倒卧炕上休息,1人枯坐木椅。期间日出,来东台就是奔日出而来,2人勉强出门,我捱到朝霞绯红的时候就又倒卧炕上,太困了。
8:00起床,斋餐。
朝拜。
9:25离开东台,抄近路一路向下,9:45到达鸿门岩。
10:00再次向北台出发,走小道,经过祥云寺的时候走上了石板路,原计划到达北台午餐,甚倦,路履迟缓。中途只好吃路餐。14:30到达华北屋脊的山门,而北台还遥遥相望。
15:30到达北台,又称叶斗峰,海拔3058米。
灵应寺朝拜。
伙房休息。
16:20再次出发,终于天黑时18:30到达中台。北台到中台有些近道可走,快崩溃的路段是以为中台近在咫尺,却是一个急转弯又一个急转弯,遥遥无期。
中台,又称翠岩峰,海拔2890米。演教寺的师傅为我们煮了方便面,十分饿。女人住进女居士的屋子,男人去了放蔬菜的地方,温差不同。
19:30迅速倒卧床上。
原计划:2.28  北台-- 中台(徒步2小时),中台又称翠石峰,海拔2890米--西台(徒步3小时),西台又称挂月峰,海拔2773米,休息;
实际行程:7:00起床,早餐。
拜佛。
8:20离开中台的时候,正是大风,吹得人飞起。狂风的概念深入我们每个人心中。
下坡上坡,10:00到达西台,又称挂月峰,海拔2773米。
大风,遍呼不应。郁闷间,终见到法雷寺的师傅,陕西人,方言说得我听不清楚,导致后来离开原定路线。
拜佛。
10:30离开,师傅的方言让我问路问得自己都有些忐忑。
好在能见度很好,远眺河对面的山路,不想走回头路从中台那边去吉祥寺,想当然从西台直下再转到对面半山腰。
这次出发准备的所有资料都被我寄存到北京了!不等他人弹劾自己都快弹劾掉自己算了。
一路向下,12:25到达一个半废弃的村庄--大草坪,已经和五台山分属两个县境了。这里有淳朴善良的山西大草坪人家。进屋烤火,吃路餐,后悔食品带得太少不能给老人家多留一些。
13:35离开大草坪师老伯一家,师大妈说这个村子好久没有来外人了,他们出门一趟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坐到车。问我下次什么时候能再来?如果不走错路也不会到这里了,还会来吗?是缘吗?
要是其它季节,我们纠正错误路线比较困难,因为要过河才能到对面。这个时候是冰河,河面结冰的河,师老伯带我们过冰河并指出山路,挥手告别!
爬大坡,当成雪山吧,一米一米,一步一步,慢慢完成,走雪地,终于到了公路。
沿着公路右行。不多时,看见了目的地狮子窝,狂喜。
15:30到达狮子窝,千佛塔下。拜佛。
寺内的师傅在自己的屋里,因为天气冷,因为大风,只是隔楼打招呼,没有走上前来。
沿着大路一直走,经过莲花寺,计划到达金阁寺住下。
17:20到达金阁寺。遇到台怀镇一小货车司机叩门不开,金阁寺应该是有师傅的,但是他们听不见远远的叩门声?我们今晚住哪儿?
遂和司机商量,让他载我们去南台,如果南台路不通的话,我们也要坐他的车回台怀镇住下,否则,今晚我们没有地方住了。
司机很好心,送我们上南台,又称锦绣峰,海拔2485米。
普济寺朝拜。至此,大朝台全部完成。
这样的天气完成大朝台,当地人都很惊讶,殊为不易。
以前的这个时候四处封山,可能从砂田都到不了鸿门岩。而我显然不知道这个道理,借今年春节南方冷北方暖的缘分到达了五台山,完成了大朝台。心诚则灵!
好心的司机又将我们从南台送到台怀镇,付车费怎么也不收。且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在台怀镇吃饭,可以帮我们找个便宜的旅馆住下,自己吃点干粮就可以了。
我们决定今夜就回北京,于是包了的士,150元回砂河火车站。
进京火车人满为患,车还没有到砂河,这边已经接到通知不售票,不上客。再次演绎了一把沿着铁轨溜进站台挤进火车的春运繁荣景象!恐怖的火车,拥挤的人群!
正好是来时的那趟车,1164次韩城-北京,3:32出发,10:11到达北京,票价40元。餐车,猫了一宿,甚幸!
原计划:2.29  西台--吉祥寺(徒步1小时)--狮子窝(徒步2小时)--南台(徒步2小时),南台又称锦绣峰,海拔2485米--台怀镇,夜乘火车,次日早晨到北京
提前完成任务,节约一天时间。这一天时间建议在台怀镇逗留好好玩玩。毕竟168元的门票好不容易省下了,应该好好逛逛。很遗憾,我们没有逗留。
北京-五台山-北京,费用300元。
2月份去五台山,零下十几度的寒冷不说,只是那大风就能吹得人飞起。
冬季去五台山,去前要咨询是否封山,主要是砂河到鸿门岩的路段。
装备的功能性要求:防风、防风、防风!
冬季大五台山的气候非常恶劣,这对于去过的人都会有很深的印象,也给没去过的人是一个恐怖陌生的概念。
台上的风非常大,平时的风力有7到8级,瞬间风力会达到9到10级。
登山杖2根:以保持大风状态下的平衡,同时走雪地也可以探测雪的厚度。
气温低,风速大。如果没有严密的防护,暴露在外的皮肤在1个小时左右就会冻伤。
冲锋衣、冲锋裤:防风是首要的。
羽绒衣:保暖是重要的。
排汗内衣裤:这样的季节如果湿透了汗排不出去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失温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抓绒衣裤:很少有机会尝试穿羽绒衣和抓绒裤行走,这次就是这样,哪怕是在爬大坡的时候
雪套:也是必须要带的,一方面可以保障登山鞋和冲锋裤之间雪的渗漏,一方面可以抵半条裤子的保温作用,将脚踝附近的风完全挡着了。
袜子必须有备份,2-3双:羊毛袜和排汗袜,一天辛苦后,晚上换一双干净保暖的袜子是很缓解疲劳的。
面罩(打劫帽)、头巾、风镜:头部的保护很重要,因为人体40%的热量是从头部散发的,尤其在冬季。我中途就因为头巾已经不能起到防大风的作用,而戴上了Windstopper的打劫帽;眼镜防风,最好能除雾,否则呼吸的热气很容易弄花你的眼镜影响视线。
最冷的时候,头部有头巾,然后是打劫帽,然后是羽绒衣的帽子。
防风抓绒手套:不想冻坏手指吧?用登山杖的时候你的双手是不能放进口袋里的。防风手套,一定要防风,抓绒不防风都不行。最好带上羽绒手套。途中的寒冷让你吃东西都得戴手套。
登山鞋:防水,合脚,最好是高帮。雪地行走,防水很重要。
头灯和备用电池:由于气温很低要做好对相机一类电子产品的保护。我们这次相机基本上是打不开的。我一张照片没有拍,尽管我一直将相机揣在怀里拍些照片还是可能的,但是俺没有摄影记者的那种职业精神,因为冷而不想拿,因为常而不常拿。
保温壶是必须要携带的。
一切露营装备都建议不带。我带了睡袋内套,背了一路,也没有机会或者懒得拿出来用。
五台上的寺庙很多,在饮食上有严格的规定,蛋类和肉类食品不能带。在寺庙住宿时,有斋饭,虽然味道质量一般,但吃饱没问题。早餐和晚餐都可以不带。
午餐基本上在路上吃,带点路餐是必要的。可随身携带饼干、榨菜、巧克力、奶糖、能量棒、热果珍、咖啡、馕饼之类的食品。
五台之间穿越的线路非常清晰,不易迷路。天气好的情况下,各个台都可以一目了然。但大雾天气,要谨慎行走。GPS一类的导航工具带了决不算多余。
防晒霜、零钱,3顿路餐,一些高热量食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0 14:16:16编辑过]

有神奇的力量指引我的方向。
这种事情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我从每次经历中得到成长。
成长是安全的。
我相信宇宙。我有胆量。我是独立的。
嗡嘛呢叭咪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年度活动
17 次
活动
430 次
红花
17 朵
注册时间
2003-7-17
经验
16802 点
帖子
19102
躺椅
发表于 2009-1-20 22:08:58 |只看该作者

从花坡到二郎神沟--太岳山徒步穿越全攻略

A、序言
  “既修壶口,至于太岳”,《尚书》禹贡篇里的记载使太岳山脉成为最早出现在历史典籍中的山西地名之一。太者,大也,岳者,高大之山也,太岳,即指特别高大的山脉。人们都知道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太行吕梁之间,还有一座与他们平行的太岳山。
B、路线综述
  1、区域简介
  太岳山脉横亘于晋中、长治、临汾三市交界一线的,绵延三百余里,近些年来声名雀起的绵山、灵空山、石膏山、霍山等几座三晋名山都位于太岳山脉内,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大都只有几十公里,太岳山也成为山西任我行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线路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太岳山地形复杂多变,气侯差距显著,因而也就形成了富于变化、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与植被覆盖,绵山、灵空山、石膏山、霍山以及花坡分别位行太岳山脉东西两麓,比邻而居却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太岳山最大、最长的峡谷名叫二郎神沟,离二郎神沟不过三、四公里,还有一条稍逊风骚的仁义河大峡谷,任我行户外运动俱乐部通常称它为太岳山大峡谷,它们并肩同行数公里后最终背道而驰,发源于二郎神沟的山涧汇聚成了山西第二大河流沁河,而仁义河却汇入了山西第一大河流汾河,三、四公里的距离,使得它们分属了两大流域。
2、徒步路线
  花坡村→花坡草甸→花坡村→圪碹头村→二郎神沟→沁河源头→二郎神沟→翻越垭口→鱼儿泉村→太岳山大峡谷(仁义河大峡谷)→石膏山(灵音洞风景区)→石膏山林场
3、气侯
  太岳山区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极为潮湿,建议即使是夏季也使用温标在0度的睡袋。
4、最佳徒步时节
  春夏秋三季均可,夏季温度最为适宜,秋季的花坡百花争艳,风景最佳。
5、中转站
  无
6、徒步时间
  徒步长度约45公里,3天时间。
7、徒步内容
  高山草甸徒步+登山徒步+峡谷穿越+翻越垭口
8、线路评价
  在山西,真正能够远离尘世喧嚣独享宁静的地方越来越少,历山太神秘,管涔山太艰苦,太岳山,无疑是最适合通过途步穿越去寻访的最后的伊甸园。
9、徒步级别
  体力强度 ★★★★
  技术难度 ★★★
  惊险刺激 ★★
  历史文化 ★★
  自然风光 ★★★★
10、最佳行程
  花坡,一个让人心胸开阔、纵情高歌的空中花园。
  二郎神沟、太岳山大峡谷,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的愉快旅程。
11、必需装备
  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头灯、干粮、蛇药、指北针等。
12、往返交通
  由太原往:太原建南汽车站→沁源(或郭道镇),7:30→11:00,王陶乡下车,中巴30元;王陶乡→花坡村,包车,60元,1.5小时。
  返回太原:石膏山林场→灵石,中巴,7元,1.5小时,在大运二级公路灵石路口下车;灵石→太原,在公路边拦车吧,大巴、中巴、依维柯平均一刻钟有就一班经过,票价15到30元,记住砍价。
C、行程攻略
  第一天
  中午时分,从花坡村开始徒步,花坡村距花坡亚高山草甸约6公里,有缓慢爬升,徒步约2小时。花坡草甸面积广阔,徒步游览约需2小时。晚上露营于花坡草甸,营地要选择在坡底背风处。
  第二天
  全天徒步约20公里。由花坡草甸返回花坡村,由花坡村前往2公里外的圪碹头村,圪碹头村为一废弃的村庄,可以看到山腰上的村庄废墟。从圪碹头村开始上山,沿山腰小路前进,小路早已废弃,不易寻找。翻越山头,徒步约3公里后可以看到山下的二郎神沟,沟中小河即为沁河。逆流而上,即为沁河源头。看完沁河源头后,沿峡谷顺流南下约三公里,路右有岔口,由此上山,这条小路为牛道,杂乱无章,但只要沿着其中一条向上攀登,就必然能到达垭口,越过垭口,鱼儿泉村就在山下,晚露营于鱼儿泉。任我行户外运动俱乐部在开展此条路线时,从花坡村到二郎神沟之间还有另一条穿越路线,经池口村、土岭上村下二郎神沟,这条道路废弃更久,更不易寻找。
  第三天
  全天徒步约20公里,约7小时。由鱼儿泉西行,不久即进入仁义河大峡河,又称太岳山大峡谷,峡谷中有一条破旧不堪的砂石公路,传说为日寇占领时修筑。行约6小时,进入灵石县,至石膏山风景区入口,可进风景区游览。继续走1小时,出峡谷,到石膏山林场,下午三点以前有多班中巴开往灵石县城。
D、徒步参谋
  此条徒步路线沿途无明显标识,即使地图详尽也仍有迷路可能,沿途一定要多向老乡问路并带上指北针。
  太岳山昼夜温差大,空气潮湿,宿营时注意保暖防潮。注意防蛇,带上蛇药。
  花坡草甸放牧者较多,提醒牧羊人看好牧羊犬,扎营时远离牧群,夜间不要离开营地,以防被牧羊犬攻击。由草甸顺着北方小路可至坡下的岭上村,能够找到(或买到)点篝火的木柴。岭上村距绵山后山仅有10公里,有小路可以穿越。
  花坡草甸因为过度放牧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已经开始退化,请注意不要采摘花朵、破坏植被、在草甸上点篝火。
  在二郎神沟中向北溯溪而上,可至沁河源头,花坡所在的沁源县即因此而得名,如果时间宽松,可以探访沁河源头,露营于沟中,次日再翻越垭口前往鱼儿泉。
  石膏山为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地带,石膏山牛角鞍一带,为山西仅次于历山七十二混沟的高山无人居住区,目前开发的石膏山风景区仅占石膏山的十分之一,如果有体力、有时间的话,路过时不妨一游。
  归程中将在灵石县中转,该县王家大院为晋商建筑文化之杰作,号称中国民居博物馆,灵石县1路公交车通往王家大院。
E、应急电话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电话:03557965000

(感谢该俱乐部的手绘地图)
有神奇的力量指引我的方向。
这种事情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我从每次经历中得到成长。
成长是安全的。
我相信宇宙。我有胆量。我是独立的。
嗡嘛呢叭咪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年度活动
17 次
活动
430 次
红花
17 朵
注册时间
2003-7-17
经验
16802 点
帖子
19102
沙发
发表于 2009-1-20 22:02:48 |只看该作者

探寻沁河古村落徒步路线旅游指南

       沁河是山西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沁河在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长不过三十余华里,四百里沁河却将它所有的钟灵毓秀与文运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赐予了这里。
       沁河沿岸的润城、端氏、郭峪等地自古以来就是晋东南名镇、名村,当地煤铁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经商之风盛行,这一切决定了它们持续的繁荣与富庶。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古村落也极为重视教育,文风鼎盛,明清之际科举人数冠于全省,当地民谚称:“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郭峪、皇城两村共产生了15位进士和18位举人,其中陈廷敬家族“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湘峪一城七进士;砥洎城一城三进士;屯城村张氏家族一门三进士……这片方圆五十里的神奇土地上走出了一个个名震一时的才子,和一段段值得探究的传奇历史。      
       明朝末年,陕西流寇屡次犯晋,当地士绅乡民为求自保,先后建起数十座城堡,这些古堡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战结合,村在城中,城中有村。这些古堡大多建有高达七、八层的看家楼,它们是城堡最后的防线,乡民生命的最后保障,郭峪、皇城等村的看家楼都经历了实战的考验。文风的昌盛与文化积淀的深厚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古堡内的民居建筑上,历经三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它们依然是沁河才子后人们的赖以生存的家园。沁河古村落群,也成为最经典的人文徒步线路之一。
1、徒步路线
端氏→坪上→窦庄→郭壁北→郭壁南→武安→湘峪→尉迟村→屯城→下伏→上伏→上庄→中庄→下庄→皇城村→郭峪→海会寺→润城镇→砥洎城
2、气侯
沁水、阳城属温带大陆性气侯,气侯温和。
   
3、最佳徒步时节
春夏秋冬,四季均可。
   
4、徒步时间
徒步长度约30公里,2天时间。
   
5、线路评价
沁河将十余个古村落串在一起,这是一条追寻人文与历史的文化之旅,全线走在县级或乡级公路上,风景相对枯燥,但每一站的行程都能让你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6、最佳行程
湘峪城,民间防御工事的精典之作。
砥洎城,华北地区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稀缺的实物资料。
   
7、必需装备
背包、睡袋等。
   
8、往返交通
由太原往:建南汽车站,太原→端氏,或先到晋城,再从晋城转车前往端氏。
返回太原:晋(城)阳(城)高速公路润城镇沁河桥→晋城,依维柯,8元,1小时;晋城→太原,大巴,65元。
行程攻略
   第一天
   在端氏镇午餐后开始行程,端氏是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贾景德的故乡,贾家大院现为端氏小学占用,允许参观。坪上村南距端氏约3华里,那是里隆庆二年进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刘东星(《明史》有传)的故乡,沿存墓地遗址、牌坊、古堡遗址。晚宿端氏镇。
   
   第二天
   全天徒步约15公里。这一天的徒步之旅从坪上村以南四华里的窦庄开始,通过跨越沁河的吊桥即进入窦庄,窦庄因城堡规模宏大被誉为“小北京”,可惜现在已难寻昔日风采,窦庄始建者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南京大理寺正卿张五典,关于张五典及其子孙三代,《明史》有传。窦庄南二华里,为郭壁南、郭壁北两个行政村,它们过去其实是一个村,号称“金郭壁”,主要看点:郭北的青缃里,郭南的崔府君庙。
   由郭南村吊桥回到沁河东岸,郭南距湘峪10公里,徒步3小时可到。沿公路南下,将途经武安村,该村得名于秦国大将武安君白起,长平之战时他曾驻屯于此,村中至今仍保留着武安寨和古代军事地道。
   湘峪三都古城保存较好,格局犹存,始建者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户部尚书、仓场总督孙居相及其兄弟,《明史》有传。
   湘峪村无旅馆,晚宿村民家中。
   
   第三天
   全天徒步约15公里。
   由湘峪村返回公路,南下,至尉迟村,尉迟村之名来自于唐代名将尉迟敬德曾流落于此的传说,村中建有全国唯一的尉迟敬德庙和敬德阁,村中的一个清代院落里,闪耀出沁河才子之乡最后的灵光,他,就是“山药蛋派”的领军人物赵树理。
   过沁水、阳城县界,进入屯城村,屯城村诞生过明末名臣张慎言及清代浙江巡抚张泰交等一门三进士,张慎言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曾担任明朝南京户部尚书、南明吏部尚书等职,《明史》有传。
   上下伏及三庄与其说是五个紧密相连的村庄,倒不如说是一个社区中的五个小区。上庄村至今保存着当地名声最为显赫的王国光的故居,王国光,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户部尚书,《明史》有传。
   郭峪、皇城历史上曾为一村,陈氏家族迁出郭峪后方形成皇城村,郭峪、皇城两村共产生了15位进士和18位举人,其代表人物是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历任五部尚书的陈廷敬,皇城村“中道庄”、“斗筑居”内外两城现在已被开发,名曰“皇城相府”。
   砥洎城为此行最后一站,沁河绕砥洎城而过,远望好似砥柱中流,因为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因此而得名。砥洎城的代表人物为乾隆四十年进士、著名数学家张敦仁。
有神奇的力量指引我的方向。
这种事情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我从每次经历中得到成长。
成长是安全的。
我相信宇宙。我有胆量。我是独立的。
嗡嘛呢叭咪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丛林

Archiver|手机版|丛林穿行者 ( 粤ICP备18155597号 )  

GMT+8, 2024-6-1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