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丛林穿行者

 找回密码
 加入丛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光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730/0969活动--6.19【再上三分石】活动小节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9-5-22
经验
202 点
帖子
20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6:59:47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光远领队,作为一个从03年就开始带队走广东千米山的老领队,至目前为止几乎已走遍广东境内的所有较有名的千米山,而且大多数是轻装登顶;而2004年的壮举: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onwheel/99734,0,0,1.html,
更让人感到惊叹.简直免费为捷达打广告;
同时,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onwheel/238733,0,0,1.html
其认真及执著也值得让人敬佩.而就是这样一位户外经验非常丰富,对事非常认真负责,且心细的领队,在HB1713M三分石脚根位置,面对著这突然而至雷暴天气,及周围险峻的地势:一边是山脊,山脊的两边都是悬崖,根本没有地方撤退的埸面,仍能沉著冷静,引用这次成员之一的子茵MM话:
  -------在危难发生时,领队的沉着冷静及全体队员的相互关心及良好的协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家的相对安全,要知道,有时危机关头的不理智往往也会导致人为的灾难。。。
作为一个刚参加过磨房领队学习班的成员我,从中学习到很许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5 9:29:20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9-5-22
经验
202 点
帖子
203
沙发
发表于 2009-8-25 18:07:42 |显示全部楼层
仍有两点需值得提出:
一.行程路线及时间更改:
    召集贴原计划8月22日 6:30起床,8:00出发,大约4小时登顶三分石(1882),然后用一小时攀登公公背媳妇的主峰,下山回到庙冲村露营.
    但后来,经分析,光远领队决定先上公公背媳妇的主峰,然后再上登顶三分石(1882),不再原路返回;而就是这一改变,可以这麽说,挽救了我们所有人的性命.否则,按照我们这批的人速度,13:00左右已登顶三分石了,而那时,正是雷电风雨交加的时候.
功略上记载:庙冲到公公背媳妇脚下2.5小时,公公背媳妇上下40分钟,公公背媳妇脚下到三分石脚下20分钟,
而实际上的行程:(见下)
7:38 到达庙冲HB813M---9:52 到达”公公背媳妇”脚下HB1307M----11:00 到达媳妇哑口 HB1700M----11:30 攀石而上到达媳妇顶峰 HB1715M----11:50 休息15分钟后,再返回到达媳妇哑口---- 12:40 到达三分石正脚下(南面), HB1713M,
假若不先登公公背媳妇的主峰HB1715M,而在AM:11:00时直接从媳妇哑口先登顶三分石(1882),后果更不敢想像.
二.FB时间
在这次雷击之前,我们幸亏都刚好FB完,增加了一定的热量及能量,否则,在冰雹,冷风雨下,就不仅仅是发抖及牙齿打架那麽简单了,同时,加上我们从早上am:7:00出发至三分石,共5个多小时,从HB813M至HB1713M,中途还包括开路及登媳妇顶峰 HB1715M,所有队员的体能已消耗很大的,在雷雨中,全部出现抽筋,这也是一个存在的原因.所以说,这次没有出现失温,也是很幸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9-5-22
经验
202 点
帖子
203
躺椅
发表于 2009-8-26 01:09:39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云识天气的一些谚语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汇总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云层变薄,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谚语类同。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便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像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说明早上有霞要下雨,晚上有会晴天。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东方无云,西方有云,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晴。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待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
  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的谚语。
  另外,有天气预兆的云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季节性和地方性。当天空中的云按照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这样的次序从远处连续移来,而且逐渐由少变多,由高变低,由薄变厚时,就预示着很快会有阴雨天气到来;相反,如果云由低变高、由厚变薄、由成层而崩裂为零散状的云时,就不会有阴雨天气。在暖季早晨,天空如出现底平、顶凸、孤立的云块(淡积云),或移动较快的白色碎云(碎积云),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
  此外,云的颜色也可预兆一定的天气,如冰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色乱绞的云丝,云边呈土黄色。黑色是阳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的;白色是云体对阳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红黄色是云中某些云滴(直径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间)对阳光进行选择散射的现象。有时雨云也呈现淡黄色,但云色均匀,不乱翻腾。还有不少谚语是从云色和云形来预兆要下冰雹的。例如,内蒙古有“不怕云里黑,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黄云下面长白虫”等谚语,山西有“黄云翻,冰雹天;乱搅云,雹成群;云打架,雹要下”“黑云黄云土红云,翻来覆去乱搅云,多有雹子灾严重”等谚语。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蛋”等说法,这些都说明当空气对流强盛,云块发展迅猛,像浓烟一股股地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时,就容易下冰雹。

二、看云识天好出游
  天气状况对户外活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遭遇恶劣天气多半起因于天气骤然变化。为了享受快乐的户外生活,旅游者在收听天气预报的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气候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天气的异常变化。
  这里介绍10种云层形式,有“积”字表示云的形状是块状(无关大小),有“层”字表示天空布满阴沉的云。每种类型都给出了分布的大约海拔高度,云层越高,天气越好。在极地地区,同种类型的云层会在更低海拔的天空出现。
  卷积云:小圆块积云,看上去如同波纹状,常被称为“鱼鳞天”,通常海拔高度5 000~8 000米,一般预兆晴朗天气。
  高积云:类似于卷积云,预兆天气良好,但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云层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现于暴雨之后,悬浮在5 000~6 000米的高空。
  积雨云:为低层雷云,云色乌暗。塔形云层高可达6 000米,顶部平云层被称作砧顶。积雨云常带来强风暴雨、雷鸣和闪电。上层类似假卷云,顶层类似假雨云。
  积云:很易于识别,蓬松状白云,如同团团棉絮,飘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开意味着又是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带来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位于海上碧空中的积云,通常表明离陆地已经不远,高度一般不超过2 500米。
  卷云:由冰晶形成的高层缕状云,这也是它看上去纯白色的原因,经常称作马尾云。它们也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高5 000~9 000米。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如果卷层云扩展,意味着天气晴朗;如果卷层云缩小,意味着将要下雨;如果天空笼罩着卷云,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逐渐形成卷积云,这预示着雨雪的来临。
  高层云: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靠近,云盘消失,云层变厚、变暗,直至下雨,高可达2 500~6 000米。
  雨层云:为低层乌云,笼罩在空中,意味着4小时之内会有降雨,通常会持续几小时。
  层积云: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 500米。
  层云:云层最低,犹如浓雾笼罩在空中,刚开始出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高山浓雾。它们并非很自然的雨水云,但也可以形成蒙蒙细雨。如果在夜间它越来越厚,覆盖在清晨空中,通常这会是晴朗的一天,高度不超过2 500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4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9-5-22
经验
202 点
帖子
203
板凳
发表于 2009-8-27 18:33:24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活动,让我终生难忘,俗话说: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我们此次能安然无恙,实是万幸之中的万幸,听天由命的感觉,除了无助,全是恐惧.
     回深圳后,在磨房见他人跟贴,总在乎于计较我们是否直接雷击还是雷感应,仿佛这一切都有些夸张,没有亲身经历,不知那埸面的可怕,故所以,我心已很平静,心里只有感恩.而其他,早已无心计较了.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防范大于天;
     关于天气这一方面的认识,我想现在补救学习,正是时候,这几天来,手中已收集许多有关天气及云,雨,雾的资料,整理好后,我会发出来与大伙一起共享,一起学习.
    同行180说,经过这次经历,我们13人已是一家人了,说得没错,生死与共,我们没距离.期待子茵MM的私家菜召集,我们不在乎自带碗筷.
     三分石,下次还是要去的,而光远的计算及这次的活动时间来看,一天走完三分石,公公背媳妇,及香炉石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能否找到像黄师傅这样心系我们的司机,就很难说了.不是每一个司机都会像黄师傅这样,人在山下,心在山上跟随我们.那十几个电话,让我们感动;而能在短时间内,上到蓝山风景区水库,接到我们,更是让我们佩服.以前总是听丛林的人说,黄师傅是我们丛林的金牌司机.总算有机会见识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7 10:35:15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丛林

Archiver|手机版|丛林穿行者 ( 粤ICP备18155597号 )  

GMT+8, 2024-6-3 23:30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