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穿行者

标题: 清水尖 [打印本页]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29 21:06:42     标题: 清水尖

出差北京,利用周末由朋友带领,约了山竹,在凛冽的寒风里,去登了清水尖,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因为事先未做功课,两眼一抹黑,反正有朋友带,俺相信不会有误,资料是回来后自己查的,或许会对以后去的有点帮助。
清水尖在门头沟区雁翅镇与大台乡分界线上。主峰海拔1528米。因清水河得名,山脊尖峭,故名。《宛署杂记》说:“清水尖,在县西二百里雁翅社。山下有泉清冽,而山峰极尖峭,故名。二山相连,故又名南清水尖、北清水尖。”往东与妙峰山隔永定河相望。往西有:丫髻山、大寒岭、老龙窝、百花山、百草畔,一脉相连,同属太行山系小五台余脉。构成了西山最大的向斜构造带的核部。分布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

[attach]84173[/attach]
我们是在首钢体育馆集合,大约8:15左右吧,然后由朋友开车,往门头沟方向,在五里屯采买了吃喝,继续沿109国道往灵山方向行驶,在一个岔道(是否是三家店不清)左拐,离开109国道(往矿山里面开),这里是个岔道,另一个方向有指示牌往灵山(河北、山西方向),注意不要走错。公交看到有929路,车次还不少,应该是从苹果园开出的。经过两个矿区后到达北港沟林场,车就停在这里。先去娘娘庙逛逛。
[attach]84174[/attach]
[attach]84177[/attach]
京西古道原有八座古桥,今存六座。北港沟板桥村为福龙桥,桥石砌单孔,总长35米,宽5.6米,高5.6米。拱圈洞高9米,宽10米。这些全是拱桥,可是一概称板桥。可见人们熟知的郑板桥的板桥可能也是拱桥。这是其中的一座。
福龙桥,在板桥村。东西板桥村,以板桥为界,元明时就已成村,现在已经废弃。桥上有二碑,记述清代官府禁止采煤之事。旧有东庵庙、三官庙和老爷庙。京西大道穿村而过。村东有金锁桥,西为鳌鱼桥。
[attach]84175[/attach]
这是娘娘庙。
北港沟寺庙群包括龙王庙、菩萨庙和娘娘庙,三座庙宇都坐落在大台办事处北港沟内。北港沟寺庙群选址极佳。是一处绝好的静修养性之地。2005年被列入门头沟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84176[/attach]
这个是什么潭?肯定不是墨玉。
妙境山庄群山环绕,曲径通幽,植物茂密、物种繁多。溪水流连,怪石奇树,景自天成。还有墨玉,碧水和龙潭三潭。
[attach]84178[/attach]
右前方的两个相连的石柱便是连理石(双夹石),海拔1000米。
[attach]84186[/attach]
这是搭帐篷煮食的林子。
冬天在北方爬山那个冷啊,基本无法停,一停就哆嗦,连眼睫毛都能结上冰,好在朋友带了帐篷和炉头等,这样总算有个挡风的地方可煮口热的吃喝。
[attach]84179[/attach]
这个好像就是顶峰?
[attach]84249[/attach]
登顶了,很开心。本来和山竹在帐篷里就商量好了,不去登顶,走到能看到顶峰的地方拍张PP证明来过即可,结果一路被GG忽悠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顶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30 9:26:33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29 21:08:24

图片由山竹和俺拍摄。不一一注明了。
作者: 山竹    时间: 2010-12-29 22:20:24

以下是引用桑烟在2010-12-29 13:06:42的发言:
这个是什么潭?肯定不是墨玉。
[attach]84180[/attach]
这是龙潭!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10-12-29 22:20:26

和谁一起去的?狼么?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29 22:30:41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10-12-29 14:20:26的发言:
和谁一起去的?狼么?
不是,你们中央峰的。
作者: 山竹    时间: 2010-12-29 22:43:17

零下十几度爬山,冻半S!
路上的水结成了冰,头巾上结上了冰,眼睫毛上结上了冰,包里的水也结上了冰!
[attach]84182[/attach]
好在SG带了帐篷,中午躲在里头煮面烧茶,还是发抖。俺们被老天冻傻了GG也被MM电傻了,面洒了一帐篷茶也洒了一帐篷!
[attach]84183[/attach]
上山途中:
[attach]84184[/attach]
清水尖山顶是个尖头,临登顶那段较陡,顶上不大,四周层层迭迭的远山,北方的山是跟这边有点不同呢!
[attach]84185[/attach]

作者: 山竹    时间: 2010-12-29 22:45:47

以下是引用桑烟在2010-12-29 13:06:42的发言:

这个好像就是顶峰?
这个应该不是顶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9 14:49:27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29 22:50:25

以下是引用山竹在2010-12-29 14:45:47的发言:
这个应该不是顶峰!
嗯,等俺明天把相机带来,再上传登顶图。有铁架的。
作者: 康康    时间: 2010-12-29 23:19:41

哈哈!怪不得几天没见露脸,原来去赏雪去啦。PP很漂亮。
作者: 木芙蓉    时间: 2010-12-30 05:07:50

真是驴子的风格哈,到北京出趟差还去登山,强。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17:14:39

以下是引用康康在2010-12-29 15:19:41的发言:
哈哈!怪不得几天没见露脸,原来去赏雪去啦。PP很漂亮。
雪几乎没见到,尽管冷得够呛,但北京今年尚未下过雪。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17:16:30

以下是引用木芙蓉在2010-12-29 21:07:50的发言:
真是驴子的风格哈,到北京出趟差还去登山,强。
没办法,俺不能像你那样休属于自己的假期,都被克扣的差不多了,只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17:30:30

龙潭!瞧这水面冻的,偶们直接从冰上走到了冰瀑下。
[attach]84250[/attach]
来了就摆弄一张吧。
[attach]84251[/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30 9:45:33编辑过]


作者: 二匹马    时间: 2010-12-30 17:58:46

這也能叫作“出差”?我看是出游登山吧?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18:11:14

楼上的喜鹊叫喳喳。
[attach]84252[/attach]
这张是否有些出差的样子呢?华融大厦南侧的和顺小镇,既好吃又有情调。[attach]84253[/attach]
[attach]84254[/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30 10:21:46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18:29:27

戒台寺的千年古树-----白皮松,后来又看见一棵更粗壮的,可惜相机冻的没电了。[attach]84255[/attach]
这棵树的树结别致吧?[attach]84256[/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30 10:34:23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18:42:50

没上过北大,还不能进去转转?[attach]84257[/attach]
[attach]84258[/attach]
[attach]84259[/attach]
[attach]84260[/attach]
簋街
[attach]84261[/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30 11:03:31编辑过]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10-12-30 20:08:21

你的照片尺寸太大了,能不能调整成和山竹照片大小一样再上传?PS:那是树瘤吧?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0-12-30 20:13:34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10-12-30 12:08:21的发言:
你的照片尺寸太大了,能不能调整成和山竹照片大小一样再上传?
PS:那是树瘤吧?
瘤多难听。大小我不会弄,是上次谁教我的。
作者: 子茵    时间: 2011-1-2 06:14:42


这张有点“淑女”样!
作者: 饭粒    时间: 2011-1-3 02:52:13

全身的登山装备,这哪像是出差呀,这种出差真爽
作者: 山竹    时间: 2011-1-4 21:42:59

以下是引用饭粒在2011-1-2 18:52:13的发言:
全身的登山装备,这哪像是出差呀,这种出差真爽
嘿嘿,带着登山杖出差的感觉也挺不错!
作者: 山竹    时间: 2011-1-4 21:52:12

上两张北方冰冻湖面上的垂钓,俺是第一次走在冰冻的水中央,有点小激冻!
这是在湖面钓鱼玩的,不怕冷的主:
[attach]84631[/attach]
这是网鱼的,很有学问的活,先凿个洞下网,再到十几米远的地方再凿个洞,网上有个小铁块,靠在冰面上用磁铁将网从水下拉到第二个洞那:
[attach]84634[/attach]
网上来的鱼,自然长大的鱼鱼,肉很嫩很好吃:
[attach]84635[/attach]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1-1-4 22:21:29

你也不怕掉到窟窿里去变成冻鱼?
作者: 笨笨    时间: 2011-1-4 23:55:27

好喜欢那个鱼啊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1-4-25 18:38:44

出差北京,因时间关系,没去太多地方,这是所住酒店附近的玲珑塔。没想到一座看似普通的塔也大有来头和说法。
北京西八里庄玲珑塔
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庄,有个玲珑公园
,公园里的玲珑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如今,它矗立在北京的高楼大厦间,沉默无语。实际上,它也曾是北京城最辉煌的建筑群中的一部分。
玲珑塔历史
  “草根”皇后为自保而建塔
  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隆庆皇帝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遂母以子贵,被加封为贵妃。隆庆皇帝在位6年后驾崩,死时只
  
北京玲珑塔
有36岁。李氏虽早年丧夫,但被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所以内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执掌,但因她出身微贱,表面上虽贵为太后,实际上却处处受制,甚至在用膳时也不能和万历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着。
  宫廷中的生活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于是她声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生,并在她主政其间在全国各地、京城内外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慈寿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太监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多么的豪华富丽。
  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
、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齐,规模宏大。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李太后手书,后殿内供奉九莲菩萨像。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现今的一座砖塔,这就是现在位于京西八里庄玲珑公园内的玲珑宝塔。
  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
”。据《日下旧闻考》记:“慈寿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由此可以确定此塔曾是慈寿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圣宣文肃皇太后之宝”几处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无疑。
玲珑塔建筑特色
  3000风铃声响400年
  玲珑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层密檐,称为“密檐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
  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
  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是:南面“永安万寿塔”,东面“镇静皇图”,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但仍可辨出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
  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玲珑塔檐角原挂有风铃3000多枚,站在塔下仔细聆听,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场多姿多彩的交响乐。
  玲珑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玲珑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
  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对玲珑塔进行过精心的修缮,以至宝塔可以矗立至今。
历史价值
  1957年10月,玲珑塔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明代单层密檐塔的代表作,是仿北京天宁寺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
  玲珑塔北立有两块万历年间的石碑,左侧为紫竹观音像(也有九莲菩萨像一说),右侧为鱼篮观音像和关帝像。鱼篮观音取材于佛经《感应传》及《法华持验》。据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玲珑塔所存的一幅《鱼篮观音图》是全国仅存的两幅之一,十分珍贵。
编辑本段
西河大鼓名段 《玲珑塔》绕口令
原文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头几千层。
  若问老僧年高迈?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清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都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把儿,六徒弟名叫把儿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随风。
  老师傅教给他们八宗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把儿会打鼓,把儿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个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
  青头愣就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
  这个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把儿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把儿的鼓,
  蹦葫芦把儿他念不了把儿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
  哪个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顶个的就要挨打,
  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
  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钟,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
  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
  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
  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条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
  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盏灯。
  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
  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盏灯。
  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往回数。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
  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
  十二个金铃,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
  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铃,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
  八个铙钹八口磬,八个木鱼八盏灯。
  八个金铃,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
  六个铙钹六口磬,六个木鱼六盏灯。
  六个金铃,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
  四个铙钹四口磬,四个木鱼四盏灯。
  四个金铃,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
  两个铙钹两口磬,两个木鱼两盏灯。
  两个金铃,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僧人数罢玲珑塔,抬头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里看,冻著冰。冰上看,有一棵松。
  松上看,落著鹰。屋里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经前看,点著灯。
  墙上看,钉著钉。钉上看,挂著弓。
  看著看著,眯了眼,西北乾天,刮大风。说大风,好大的风。
  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里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走了一老僧,
  刮翻了僧前经,刮灭了经前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崩了钉上弓。
  霎时间,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
  僧走、经翻、灯灭、钉掉、弓崩。
演唱者
  马增芬[attach]89115[/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10:40:23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1-4-25 18:42:06

看的清楚点——局部[attach]89116[/attach]
公园里幸福的一家——妻妾成群
[attach]89117[/attach]
尽管凋零了,毕竟也曾灿烂过
[attach]89118[/attach]
[attach]89119[/attach]
[attach]89120[/attach]
鲜艳的桃花
[attach]89124[/attach]
塔身细节
[attach]89126[/attach]
俺身后的尖尖就是跟山竹一起爬过的清水尖,俺站立处是北京八大处的最高点[attach]89134[/attach]
下山途中[attach]89138[/attach]
[attach]89154[/attach]
[attach]89158[/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11:00:29编辑过]


作者: 山竹    时间: 2011-5-13 17:24:55

看来这次也得瑟得不错, 清水尖那么尖哦!有机会也要去走趟香八拉!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1-5-13 17:35:00

以下是引用山竹在2011-5-13 9:24:55的发言:
看来这次也得瑟得不错, 清水尖那么尖哦!
有机会也要去走趟香八拉!
北京周边可去的地方太多啦,可惜俺出差去那边的机会不多。
给你看几张俺前些年去的天泰山到八大处的PP。[attach]89749[/attach]
[attach]89750[/attach]
[attach]89751[/attach]
[attach]89752[/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9:47:16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丛林穿行者 (http://www.bushwalk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